渭南时辰包子:一口咬出百年时光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渭南时辰包子:一口咬出百年时光

渭南时辰包子可是咱陕西美食里的"活化石",最早能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那时候渭南城西村有家包子铺,每天只卖两个时辰——清晨五点到七点、下午三点到五点,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时辰包子就这么叫开了。老食客们都知道,要想吃上这口,得踩着钟点去,去晚了连蒸笼缝里的热气都闻不着。

这种包子特别适合赶早的庄稼汉和做小买卖的人,面皮发酵得恰到好处,好消化又顶饱。里头的馅料随着时令变化,春天掺荠菜,夏天加冬瓜,秋冬就用萝卜配羊肉,暗合中医"顺时养生"的道理。现在成了男女老少都爱的早点,特别是肠胃弱的老人和孩子,吃这个既解馋又养胃。

渭南时辰包子:一口咬出百年时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亲手复刻时辰包子的秘诀

去年冬天我去渭南采风,跟着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学了三天,这才知道看似简单的包子藏着这么多门道。先说发面,得用老面肥兑温水,比例全靠手指试温。我记得第一次和面时水加多了,面团粘得满手都是,王师傅笑着抓了把干面粉给我:"姑娘,面要三光——手光、盆光、面光,你这成了三糊了。"

正宗的时辰包子要做成"僧帽形",十八个褶子代表十八罗汉。我捏坏了一笼才勉强成型,王师傅捏的包子立在蒸笼里像小陀螺,我捏的东倒西歪像醉汉。最绝的是调馅,五花肉要切丁不是剁泥,配上猪板油渣、麻酱和十几种香料,那香气能飘半条街。

家常版制作全攻略

1. 发面:500克中筋面粉加5克酵母,用35℃温水和面,揉到不粘手后盖湿布,放在暖气旁发酵2小时

2. 制馅:300克五花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加姜末、花椒粉、八角粉腌制。另取100克猪板油切碎,小火炼出油渣

3. 拌馅:把肉丁、油渣、两勺芝麻酱、一勺甜面酱混合,淋上刚炼好的猪油搅匀,撒葱花冷藏1小时

4. 包制:面团分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皮,放馅料后右手拇指不动,食指往前捏褶,收口像鲫鱼嘴

5. 醒发:包好的包子垫玉米叶,放蒸笼里二次醒发20分钟,看到体积涨大1.5倍再开火

6. 蒸制:水开后中火蒸18分钟,关火后别急着开盖,焖3分钟防回缩

那次我把自己蒸的包子带给阜阳的剪纸艺人李大姐尝,她正剪着"八仙过海"的窗花,放下剪刀拿起包子端详:"这褶子比我的剪纸线条还匀称!"我们聊起阜阳杂技里的柔术,她说:"你看杂技演员弯腰咬花,和这包子收口多像,都是功夫活。"

要注意的这些门道

蒸包子最忌心急,我有次没二次醒发直接上锅,蒸出来像死面疙瘩。还有次火太大,水汽滴在包子上烫出麻子脸。王师傅说传统要用竹蒸笼,杉木盖能吸收多余水汽。现在家里都用不锈钢蒸锅,记得盖块棉布防止滴水。

吃时辰包子也有讲究,刚出笼的要先咬个小口喝汤汁,不然准烫嘴。配碗小米粥,就点糖蒜,那滋味给个神仙都不换。虽然现在到处都能买到速冻包子,但守着蒸笼等包子出锅的那份期待,才是这道美食最动人的调味料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