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鸡蛋仔:街头小吃的魔法圆圈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香港鸡蛋仔:街头小吃的魔法圆圈

走在香港庙街夜市,那股焦糖与蛋香交织的气息总让人走不动道。铁盘叮当作响间,阿婆用满是皱纹的手翻动着蜂窝状的黄金圆饼——这就是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鸡蛋仔。别看它现在满大街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它可是穷人的智慧结晶。当时茶餐厅边角料多,有师傅把鸡蛋、面粉、牛油调成糊,倒进模具压出凹凸形状,既省料又能填饱肚子。后来加入淡奶和砂糖,竟意外创造出外脆内软的神奇口感

这金黄酥脆的小吃其实藏着养生智慧。鸡蛋补虚健脑,面粉提供碳水能量,现烤现卖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放学的小朋友举着它当零嘴,加班的白领握着它当宵夜,游客捧着它边走边吃,它就像香港这座城市的能量充电宝。去年在泰山庙会摆摊时,我亲眼见过七八十岁的老奶奶非要孙子买鸡蛋仔,说这味道让她想起年轻时在港岛生活的日子

魔法圆圈诞生记

做鸡蛋仔就像变魔术,我先给大家亮亮我的独门配方:中筋面粉140克、鸡蛋2个、白砂糖80克、淡奶30克、清水100克、玉米油20克、泡打粉7克。这个配比我调整过二十多次,最后在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摆摊时,有个香港老伯尝过后竖起大拇指,说吃出了深水埗老店的味道

香港鸡蛋仔:街头小吃的魔法圆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跟我一起动手吧!第一步先把鸡蛋和砂糖放进盆里,我习惯用打蛋器搅到微微发白,这样烤出来会有漂亮的焦糖色。记得有次在自家厨房尝试时,偷懒没把糖搅匀,结果烤出来的鸡蛋仔像长了老年斑。第二步倒入淡奶和清水,这时面糊会泛起细密泡沫,像海浪轻吻沙滩。第三步筛入面粉和泡打粉,这步千万不能省!去年庙会忙乱时我直接倒面粉,结果烤出一堆硬邦邦的“小石头”。

最关键的是第四步——静置。让面糊休息半小时,泡打粉会悄悄施展魔法。这时候正好可以去预热模具,双面烤盘抹层薄油,等到滴水面珠会跳舞的温度就刚刚好。第五步倒入面糊,立即合上模具,像旋转唱片般转两圈让面糊分布均匀。第六步烘烤时能听见面糊滋啦歌唱,约莫三分钟后翻面再烤三分钟,最后打开检查成色,那金黄蜂窝就是成功的勋章

石敢当与鸡蛋仔的奇妙缘分

在泰山脚下摆摊这些年,我发现鸡蛋仔和石敢当信仰竟有相通之处。石敢当镇宅辟邪,鸡蛋仔慰藉人心,都是给平凡生活添份安稳。庙会时人们举着刚出炉的鸡蛋仔去摸石敢当,酥脆的咔嚓声与祈福的铃铛声交织成趣。有次见个小姑娘把鸡蛋仔掰成小块供在石敢当前,说让神仙也尝尝这香甜,那份虔诚让人动容。

刚出炉的鸡蛋仔要放在晾架上呼吸一分钟,这时外壳会变得格外酥脆。千万别直接装袋,蒸汽会让辛苦烤出的脆皮变软。模具保养更是门学问,每次用完要趁余温用软布擦拭,万一粘了面糊千万别用铁铲硬刮。去年我的老伙计模具差点报废,就是因为助手用力过猛划伤了涂层。

虽说现代有了电动模具,但我还是最爱用传统炭火炉。火候控制全凭经验,转动模具时的力度角度都是学问。就像泰山石敢当历经风雨仍坚守一方,这种古法制作的鸡蛋仔也保留着最本真的港味。当你在暮色中咬开热气腾腾的鸡蛋仔,仿佛能听见维多利亚港的涛声,看见霓虹灯下的烟火人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