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手抓羊肉:林海雪原里的豪迈滋味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伊春手抓羊肉:林海雪原里的豪迈滋味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东北伊春的手抓羊肉!这道菜可不仅仅是把羊肉煮熟了用手抓着吃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整片小兴安岭林区的故事。想象一下,在零下三十度的林海雪原里,鄂伦春猎人骑着马匹,带着猎犬,刚打到的狍子和野羊还冒着热气。他们随手架起柴火,把大块羊肉扔进铁锅,只加一把盐,煮熟了就围着火堆用手撕着吃——这就是手抓羊肉最原始的版本

在伊春这种高寒地区,羊肉是御寒的法宝。这玩意儿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一口下去浑身暖洋洋的,特别适合体力消耗大的猎人和林业工人。我去年冬天在伊春待过半个月,亲眼见过林场工人下班后围着大铁锅吃手抓羊肉的场景。他们说这比啥补药都管用,干一天重活下来,吃上几块立马恢复元气。不过要提醒高血压的朋友适量食用,毕竟这菜比较滋补。

鄂伦春人的山林智慧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他们的狩猎文化有上千年历史。这些老猎人有句俗话:“春不打母,秋不打公”,春天不打怀孕的母兽,秋天不打发情的公兽,这是他们与自然共存的智慧。手抓羊肉的做法就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不用繁琐的调料,就要吃羊肉本真的味道。现在伊春的饭店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用的多是本地散养的绵羊,这些羊整天在林子里溜达,吃百草长大,肉质特别紧实。

说到做法,我可是专门跟伊春的鄂伦春老大爷学过两招。记得那天在他家的木刻楞房子里,火炕烧得暖烘烘的,老爷子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一边说:“城里人总爱放一堆调料,把肉味都盖住了,我们猎人最知道,好羊肉自己会说话。”

伊春手抓羊肉:林海雪原里的豪迈滋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抓羊肉详细教程

首先选材是关键。要选一年左右的绵羊后腿肉,这个部位的肉肥瘦相间,煮出来特别香。老爷子教我一招:用手指按一下羊肉,能迅速回弹的就是好肉。记得那次我自作主张买了块羊排,老爷子直摇头:“排骨适合烤着吃,做手抓羊肉还得是后腿肉!”

第一步,处理羊肉。把三斤左右的后腿肉切成拳头大的块,用冷水浸泡两小时,中间换两次水。这一步很重要,能泡出肉里的血水,煮出来的汤才会清亮。

第二步,焯水。把泡好的羊肉冷水下锅,大火烧开。这时候会浮起很多灰色泡沫,要用勺子一点点撇干净。等不再出沫子了,把羊肉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千万别用冷水,不然肉质会变柴。

第三步,煮制。准备一口大铁锅,把焯好的羊肉放进去,加入足量的冷水,水量要没过羊肉两指高。这里有个诀窍:一开始就要加够水,中途尽量不加水,如果非要加也得加热水。

第四步,调味。正宗的伊春做法只放三样:一把粗盐、几片老姜、一根大葱。我在老爷子家学的时候,他连葱姜都不放,就说纯盐才能吊出羊肉的鲜甜。不过咱们在家做可以稍微改良,放点姜葱去腥。

第五步,火候。这是最考验功夫的。要先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记得老爷子说:“火大了肉就柴了,要让它咕嘟咕嘟地睡着煮。”煮到用筷子能轻松插透羊肉就好了。

第六步,出锅。把煮好的羊肉捞出来稍微晾凉,这时候的羊肉香味已经飘满整个厨房了。用手撕着吃最过瘾,也可以蘸点韭菜花酱或者辣椒面。

注意事项要记牢

煮羊肉的汤千万别倒掉!这汤可是精华,撒点香菜末就能当汤喝,或者用来煮面条都是一绝。剩下的羊肉第二天可以切片炒着吃,或者做羊肉泡馍。

要注意的是,痛风患者要少吃,因为羊肉嘌呤含量较高。还有就是别和醋一起吃,会影响营养吸收。最后提醒大家,手抓羊肉要趁热吃,凉了膻味会变重。

记得在伊春那个雪夜,我们围着火炕吃手抓羊肉,老爷子喝着自家酿的蓝莓酒,说起他年轻时打猎的故事。他说现在山林禁猎了,但他们还是会按传统方法养羊、做手抓羊肉。这道菜承载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代代鄂伦春人对山林的记忆。现在每次我做这道菜,都会想起那片白桦林,和老爷子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