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沙沟鱼圆:一口软糯,百年飘香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兴化沙沟鱼圆:一口软糯,百年飘香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江苏兴化的一道绝活——沙沟鱼圆。这可不是普通的鱼丸,它像云朵般轻盈,入口即化,还带着百年的老故事。据说早在明清时期,沙沟镇的渔民们就用本地湖里的白鲢或青鱼,手工捶打出这种无骨无刺的圆子,既是为了保存鲜鱼,更是为了庙会祭典。在泰山石敢当信仰盛行的这里,庙会上供鱼圆象征“年年有余,家宅平安”,老百姓觉得吃它能沾沾石敢当驱邪纳福的劲儿,热腾腾的鱼圆汤下肚,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这鱼圆啊,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孩子和牙口不好的老人。它低脂肪、高蛋白,容易消化,冬天吃暖胃,夏天配汤解腻。我第一次在沙沟庙会尝到它时,简直惊为天人——外表素净如雪,内里却藏着湖鲜的精华,瞬间明白为啥当地人说“鱼圆一上桌,神仙站不稳”!

兴化沙沟鱼圆:一口软糯,百年飘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会“呼吸”的鱼圆

别看鱼圆小巧,做起来可是个功夫活。去年我参加沙沟民俗活动,跟着老师傅学了一手,回家试了三次才摸到门道。首先,选两斤重的活青鱼,洗净后片下鱼背肉(这里肉紧实),去掉小刺,切成薄片。关键来了:把鱼片铺在木墩上,用刀背反复捶打40分钟!对,你没听错,要捶到鱼肉起胶,黏得像糨糊。我当初偷懒用料理机搅过,结果口感粉渣渣的,远不如手工捶的弹牙——这可是血泪教训啊。

接着,在鱼茸里加葱姜水、蛋清和少许猪油,顺时针搅打上劲。这里有个秘诀:分三次加冰水,每次都要等鱼茸完全“喝饱”水再加下一次。当鱼茸能在清水里浮起来时,就算成功了。然后手心蘸冷水,虎口一挤一刮,圆子就成型了。最后把鱼圆滑入微沸的水中,小火浸煮到洁白膨大,捞起来过冰水,顿时变得QQ的。

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想做出口感地道的鱼圆,记住三不要:一不要放淀粉,正宗做法纯靠鱼肉胶质;二不要用沸水煮,否则鱼圆会变“麻子脸”;三不要省略冰水步骤,这是保持弹性的关键。另外,庙会老师傅偷偷告诉我,捶鱼时心里默念“石敢当护佑”,做出来的鱼圆会更鲜——虽说像是玩笑,但那种专注的心境,确实让食物有了温度。

如今沙沟鱼圆不仅是家常菜,更成了连接游子与故乡的纽带。每次看到它在清汤里载沉载浮,就像看见水乡石板路上,人们捧着鱼圆穿梭于庙会烟火中的模样。这份舌尖上的非遗,正等着你去尝一口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