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松茸情结:当林芝松茸遇上相声文化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天津人的松茸情结:当林芝松茸遇上相声文化

您要是问天津人最爱啥?除了相声和煎饼果子,最近几年啊,林芝松茸可成了咱天津卫的新宠。说来有意思,这来自西藏林芝的"菌中之王",愣是被咱天津人吃出了几分相声般的趣味——您看那松茸长得敦实憨厚像不像捧哏的?那香气浓郁霸道又像不像逗哏的?这一捧一逗之间,成就了津门美食圈的新段子

松茸为何能在天津扎根

要说这林芝松茸在天津走红,还得从咱的漕运文化说起。自打元朝开通海运,天津就是南粮北运的枢纽。码头工人需要耐寒抗湿的吃食,这才有了煎饼果子这种便携美食。而松茸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特别适合体力消耗大的人群。现在虽然不搬货了,但天津人冬天要抗海风,夏天要抗潮湿,松茸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正对咱的脾胃。特别是经常熬夜听相声的戏迷、开出租的师傅,吃点松茸补气提神最合适不过。

记得去年我在古文化街戏楼听完相声,半夜回家照着老师傅教的法子做松茸。您猜怎么着?把新鲜松茸切片放在电饼铛里,不加油干烙,那香气飘得啊,邻居在楼道里就喊:"这是谁家藏了仙气儿呢!"最绝的是咬下去那瞬间,外层酥脆得像相声里的快板书,内里却鲜嫩如京韵大鼓的拖腔,这矛盾统一的口感,活脱脱就是马三立老爷子的"逗你玩"。

家常松茸五步鲜

咱天津人吃东西不讲究花架子,就图个实在。我总结了个"相声版松茸做法",保您一听就会:

第一步"逗哏亮相"——处理松茸。千万别用水冲!用陶瓷刀刮掉泥土,湿布擦净。记得我第一次做时用水冲洗,好家伙,香气跑得比听完免费相声散场的观众还快

第二步"捧哏托底"——准备配菜。切几片老火腿当捧哏,再来点青椒块当观众,豆腐切块当舞台。

第三步"现挂爆香"——热锅凉油,先下火腿片煸出油,这步就像相声里的现挂,要的就是突然迸发的香气

第四步"三翻四抖"——下松茸片煎到金黄,像说贯口似的一气呵成,翻三次面就够,多翻就散架了。

第五步"底料收尾"——加豆腐和少许高汤,小火焖五分钟。最后撒盐起锅,这盐就是相声的底,少了没味,多了呛人。

天津人的松茸情结:当林芝松茸遇上相声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吃松茸的注意事项

要说吃松茸的讲究,那可比听相声的规矩还多。首先别配重口味调料,好比在相声场子里不能嗑瓜子——茅台配松茸就像郭德纲穿大褂,原配最得体。其次孕妇要少吃,就像不适合带小孩听夜场相声。最后啊,买松茸要挑伞盖未开的,像挑相声演员要看基本功,伞盖全开的松茸鲜味都散场了。

现在每到周末,我常约三五知己,一边听着《报菜名》一边料理松茸。当"蒸羊羔蒸鹿尾"的贯口遇上松茸的香气,恍惚间仿佛看见百年前的漕运码头:搬运工人们围坐炉边,就着河风品尝山珍。这种时空交错的味道,大概就是天津人最懂的"食之趣"吧?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