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那道让人念念不忘的东海老公鸡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梅州那道让人念念不忘的东海老公鸡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道特别有江湖地位的客家菜——梅州的东海老公鸡。这道菜啊,光听名字就带着一股子豪迈劲儿。你可能好奇,为啥非得是“老公鸡”?嘿,这可不是随便抓只鸡就能做的。在咱们梅州客家人的饮食智慧里,老公鸡指的是养了至少一年以上的走地鸡,这种鸡长期在山地间奔跑觅食,肉质紧实,纤维分明,炖煮后特别有嚼头,香味也更为浓郁。这道菜的历史,跟客家人迁徙、定居梅州的历程紧密相连。客家人从中原南迁,一路艰辛,到了梅州这山区,生活不易,食材得物尽其用。老公鸡虽然肉质较硬,但经过客家人独特的烹饪处理,反而成了补充体力、驱寒祛湿的佳品。所以这道菜特别适合体力消耗大的人、需要温补的中老年人,或者就是咱们这种纯粹嘴馋想尝尝地道客家风味的人。

说到梅州,不得不提两个文化符号:围龙屋和客家山歌。围龙屋那种圆形的建筑格局,聚族而居,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而客家山歌呢,高亢嘹亮,在山野间回荡,唱的是生活、是爱情、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想啊,在围龙屋前的晒谷场上,一家人或者几家人围坐,中间架着一口大锅,里面咕嘟咕嘟炖着香气四溢的老公鸡,远处或许还飘来几句山歌……这画面,是不是立刻就鲜活起来了?这道东海老公鸡,就像那客家山歌一样,味道醇厚,底蕴十足,吃进肚里是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梅州那道让人念念不忘的东海老公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复刻这道客家经典

好了,背景故事讲得差不多了,咱们直接上干货,看看这道东海老公鸡到底该怎么操练。我上次在家尝试做这道菜,可是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这就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选材是灵魂。一定要找真正散养的老公鸡,大概两到三斤重的最好。我上次图方便,在超市买了只普通的肉鸡,结果一炖就烂,完全没了那股子韧劲和香气,失败!后来特意托人从乡下找了只正宗走地老鸡,那效果立马不一样。鸡的处理很关键,让店家帮忙宰杀干净,回家后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细毛,然后斩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注意块头别太小,不然炖煮后容易缩水。

第二步,煸炒出香。锅烧热,下比平时炒菜多一点的客家娘酒或者植物油(用猪油更香),油热后放入姜片、蒜瓣、干葱头爆香。等到香味扑鼻时,倒入斩好的鸡块,转为中大火快速翻炒。这里有个小诀窍,就是一定要把鸡块的水分炒干,炒到鸡皮微微焦黄,紧缩出油,这个步骤是去腥增香的关键,千万不能省。

第三步,调味上色。等到鸡块炒得差不多了,沿着锅边淋入一圈客家娘酒(没有的话用料酒代替,但风味稍逊),瞬间升腾的蒸汽会带走最后一丝腥气。接着加入适量的生抽提鲜,老抽上色,再来一小勺蚝油增加复合味。继续翻炒,让每一块鸡肉都均匀地裹上酱汁,呈现出诱人的酱黄色

第四步,加水慢炖。倒入足量的开水,水量要没过所有鸡块。记住,这里一定要用开水!冷水会让鸡肉遇冷收缩,口感变柴。然后加入几颗八角、一小块桂皮、几片香叶(客家传统做法香料不会太多,旨在衬托鸡的本味),喜欢辣味的可以放几个干辣椒。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盖上锅盖,耐心慢炖。这就是考验耐心的时候了,老公鸡不容易烂,至少需要炖煮一个小时以上,甚至更久,具体时间看你鸡的老嫩程度。我上次炖了快一个半小时,用筷子戳一下,能轻松穿透鸡腿最厚的部分才算好。

第五步,大火收汁。炖到鸡肉用筷子能轻松戳透,且口感达到你喜欢的软烂程度时,开大火,开始收汁。这时可以根据口味决定是否加盐(因为酱油和蚝油有咸度)。汤汁在沸腾中变得越来越浓稠,紧紧地包裹在每一块鸡肉上,色泽红亮,香气达到了顶峰。撒上一把新鲜的青蒜苗或者葱花,翻匀即可出锅。

几点心得,让你做得更完美

最后,唠叨几句注意事项,这都是我亲身实践后的血泪教训啊。首先,再次强调,鸡的选择是成败的第一要素,宁可贵点也要买对的。其次,煸炒环节一定要有耐心,把鸡油逼出来,味道才香。第三,炖煮期间如果水不够,切记要加开水。第四,盐一定要最后放,过早放盐会让鸡肉水分流失,口感变硬。第五,这道菜其实是隔夜回锅再热一下,味道更融合,更入味哦。

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这道凝聚了梅州客家人智慧与乡情的东海老公鸡,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试看,保证让你吃得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