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长治文昌鸡:太行山下的革命情怀与美食传承
在山西长治这片太行山革命老区,文昌鸡并非传统本地菜系,而是融合了海南特色与山西风味的创新佳肴。这道菜的历史可追溯至抗战时期,当时太行山根据地的战士们用山间散养的土鸡搭配本地药材,既补充体力又驱寒暖胃。现代的长治文昌鸡经过改良,选用海南文昌鸡品种与长治特产党参、黄芪同炖,具有补中益气、增强免疫的功效,尤其适合体虚者、术后恢复人群及长期熬夜的现代职场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制作这道菜需经历五个关键步骤。首先选一只两斤左右的文昌鸡,用长治老陈醋与姜片揉搓去腥——我曾尝试省略醋洗步骤,结果炖出的鸡汤腥气难以消除。第二步将党参、黄芪、红枣塞入鸡腹,用棉线缝合后冷水下锅。第三步大火煮沸时需撇净浮沫,这是汤汁清澈的诀窍。第四步转文火慢炖两小时,期间加入两勺山西黄酒。最后关火前撒入枸杞,利用余温焖熟方能保留营养。
革命老区的饮食智慧
太行山区的烹饪哲学讲究“食药同源”,去年冬季我在潞州区农家亲见八十岁的李奶奶炖制文昌鸡时,特意加入了她自采的野生柴胡。她讲述着1943年八路军伤员在此养伤时,就是用这种炖鸡方法帮助恢复元气。这种代代相传的烹饪记忆,让文昌鸡超越了普通菜肴,成为承载红色基因的文化符号。
注意事项中首要是火候控制,沸腾后必须立即转小火,否则肉质会变柴。药材配伍不宜超过五种,避免药性相冲。肠胃虚弱者应去除鸡皮炖煮,而产后妇女食用时可适量增加红枣分量。这道融合南北风味的创新菜,正体现了长治人民在传承中创新的饮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