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菠萝油的温暖疗愈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29

香港菠萝油的温暖疗愈

在香港茶餐厅的喧嚣中诞生的菠萝油,不仅是平民美食,更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款起源于1950年代的经济实惠面包,因表面金黄酥皮形似菠萝纹理而得名。热菠萝包夹着冰凉黄油片的组合,不仅提供快速能量补给,更通过冷热交融的独特口感带来心理慰藉。对牙口尚可的老年人而言,适量食用能唤起美好回忆;对食欲不振者,其浓郁奶香具有开胃功效;而对需要热量补充的体弱者,黄油与面包的组合更是优质的能量来源

在临终关怀医院的厨房里,我重新理解了这份点心的意义。当烤箱飘出带着奶香的温暖气息时,整个空间似乎都被注入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安宁。有位长期拒绝进食的长者,在闻到菠萝油香气后竟主动要求尝试,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深刻体会到食物拥有的超越营养的价值

香港菠萝油的温暖疗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疗愈系菠萝油制作教程

首先准备高筋面粉250克、砂糖30克、盐3克、酵母4克、鸡蛋1个、牛奶120毫升、无盐黄油25克。酥皮部分需要低筋面粉70克、糖粉40克、黄油35克、蛋液15克、奶粉10克。夹心则选用厚切咸黄油块,提前冷藏备用。

第一步制作面包体:将面粉、砂糖、盐混合后,在中央挖出小坑投入酵母。缓缓倒入温牛奶和打散的蛋液,用筷子搅拌成絮状。这个步骤的关键在于牛奶温度必须控制在35℃左右,过高会杀死酵母,过低则影响发酵。我曾在初次制作时因使用过热牛奶导致面团无法发酵,从此养成了用温度计测量的习惯

第二步揉面与发酵:在案板上反复揉搓面团约15分钟,直至表面光滑且能拉出薄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决定了面包最终的口感。将面团放入抹了油的盆中,盖上湿布在28℃环境下发酵1小时,待其体积增至两倍大。在关怀医院,我们常利用阳光充足的窗台作为天然发酵箱。

第三步制作酥皮:将软化黄油与糖粉打发至乳白色,分次加入蛋液搅拌均匀。筛入低筋面粉和奶粉,用切拌方式混合成团。注意避免过度揉搓,否则酥皮会失去松脆口感。将酥皮面团放入冰箱冷藏15分钟,便于后续操作。

第四步整形与二次发酵:将发酵好的主面团分割成6等份,排气后滚圆。取出酥皮面团同样分成6份,在两张保鲜膜间擀成圆形薄片,轻轻覆盖在主面团上。用刮刀在酥皮表面划出菱形花纹,刷上蛋液后置于烤盘进行40分钟二次发酵。

第五步烘烤与组装:将发酵完成的面团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烘烤15分钟至表面金黄。出炉后稍晾凉,趁温热时横切开口,夹入冷藏的厚切黄油片。这个时机把握至关重要,面包太热会融化黄油失去冰火口感,太冷则无法实现黄油半融的绝妙状态

关怀厨房的特别贴士

为吞咽困难的长者制作时,可将面包芯稍微挖空减少份量,同时将黄油切成薄片平铺。酥皮中的糖量可根据健康状况调整,糖尿病患可改用麦芽糖醇。烤制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色泽,因医院厨房烤箱性能不一,最后几分钟最好守候在旁。最重要的是,这份点心的价值不仅在于味道,更在于制作过程中倾注的心意——当护士端着刚出炉的菠萝油走进病房时,那抹香气本身就是最好的疗愈

在临终关怀这个特殊场景中,食物不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载体,更成为传递关爱与尊严的媒介。每当看到长者双手捧着菠萝油时脸上浮现的安详笑容,我就更加确信:有些温暖,可以一直留存到生命最后的时光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