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的青海干拌:一碗高原风味的养生面食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6

西宁的青海干拌:一碗高原风味的养生面食

青海干拌作为西宁地区的标志性面食,融合了高原饮食文化的精髓。这道面食以高蛋白、低脂肪著称,牦牛肉丁与多种香料慢火熬制的酱料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搭配手工拉面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补充体力且易于消化。其中加入的蒜泥和香醋具有杀菌开胃的功效,枸杞和香菜则提升了抗氧化的作用。特别适合高原工作者、健身人群以及脾胃虚弱的老年人食用,其温和的属性对缓解高原反应引起的食欲不振也有显著效果。

匠心制作的五步曲

第一步选材阶段,需准备高筋面粉200克、牦牛后腿肉150克、青海菜籽油20毫升。记得去年在美食节操作间,我用普通面粉替代高筋粉时,面条的韧性明显不足,这次特别选用河湟地区的冬小麦粉,蛋白质含量达13.5%,和面时水温要严格控制在20℃,这是保证面团延展性的关键

第二步制作面条,将醒发好的面团反复抻拉七次,形成256根细圆面条,这个被称为"七抻八转"的手法需要三年以上功底。在沸水中煮制时,要经历"三沉三浮"的过程,每次浮起时加入半碗凉水,这样煮出的面条才能达到"柔中带韧"的完美口感

第三步准备酱料,将牦牛肉切成0.5厘米见方的肉丁,与豆瓣酱、花椒粉在菜籽油中慢炒15分钟。特别注意青海花椒的投放时机,油温升至180℃时下锅最能激发香味,过早放入会产生苦味。

西宁的青海干拌:一碗高原风味的养生面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四步配料处理,新鲜蒜瓣需用石臼捣碎而非切碎,这样保留的蒜酶活性更高。黄瓜丝要现切现用,防止维生素氧化流失。去年我尝试预加工配料,发现放置超过2小时的黄瓜丝会渗出过多水分影响口感。

第五步混合装碗,按"三层面两层料"的原则,先铺面条再淋酱料,重复三次使味道均匀渗透。最后撒上焯熟的黄豆芽和韭菜段,淋入5毫升山西老陈醋,这道兼顾色香味的青海干拌便大功告成。

关键要点提醒

制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面团醒发时间与环境湿度的关系,在干燥的高原地区要覆盖湿布醒发。酱料炒制时建议使用厚底铁锅,避免因受热不均产生焦糊味。对于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可适当减少花椒用量,用烘烤过的孜然粉替代部分辛辣调料。冷藏保存的酱料需在3日内使用完毕,重新加热时要采用隔水蒸制的方式以保持原有风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