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戏剧:抚州套四宝的绝味人生》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25

《舌尖上的戏剧:抚州套四宝的绝味人生》

在汤显祖笔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抚州,不仅流淌着《临川四梦》的婉转曲韵,更孕育了一道将戏剧美学融入烹饪艺术的珍馐——套四宝。这道始于清乾隆年间的官府菜,恰如精心编排的折子戏,以禽类相套的绝技演绎着"食中有戏,戏中有味"的哲学

千年戏韵烹百味

据《临川饮食志》记载,套四宝的诞生与汤显祖的家宴文化密不可分。明代戏曲家在筹备《牡丹亭》首演庆宴时,要求厨役将"四时之味合于一器",智慧的厨工便以全鸭、全鸡、全鸽、全鹌鹑层层相套,暗合"梦中之梦"的戏剧结构。这道菜选用四年以上老鸭为外裳,取其温补脾胃之性;三年母鸡填于其中,滋养气血;乳鸽润肺止咳,鹌鹑补益五脏,四味合一犹如四幕戏剧环环相扣,特别适合体虚者、产后妇女及用脑过度的人群滋补养生。

《舌尖上的戏剧:抚州套四宝的绝味人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庖厨如戏台

去年深秋在抚州老城亲历制作时,方知这道菜的精妙远超想象。首先需将整鸭自脖颈处脱骨,这个步骤犹如戏曲演员的水袖功夫,要求刀刃在皮肉间游走时不破分毫。记得当时七旬老师傅演示时,鸭皮如蝉翼般完整褪下,他笑称"这手法比杜丽娘褪罗衣还讲究"。接着将脱骨鸡填入鸭腹,鸽纳于鸡腔,最后塞入用冬笋、香菇调味的鹌鹑,整个过程恰似俄罗斯套娃般的艺术创作

四重奏鸣曲

在文火慢炖六小时后揭盖的刹那,蒸汽携着复合香气扑面而来,用银匙轻触最外层的鸭皮,竟能感受到不同层次的颤动。当剖开金黄的外壳,四重肉质如花瓣般层层绽放,鸭肉的醇厚、鸡的丰腴、鸽的鲜甜、鹌鹑的细腻在口中次第迸发,配合底层用瑶柱、火腿熬制的高汤,仿佛在舌尖重现《南柯记》中"琼筵仙音"的意境

食场即剧场

品尝套四宝需遵循特定的仪式感:先饮原汤润喉,再食鹌鹑开胃,接着品味鸽肉,最后大啖鸭鸡。这种由精至粗的品鉴顺序,暗合中国传统戏剧"启承转合"的叙事节奏。在抚州当地的中秋宴席上,这道菜常作为压轴大戏,配合采茶戏的锣鼓点分食,当最后一道鹌鹑呈现时,往往迎来满堂喝彩,这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成为地方文化的活态传承

注意事项:脱骨过程建议在冷藏后进行,禽类表皮需保持完整;炖制时需用宣纸密封砂锅,防止水汽侵入;食用时忌与寒性食物同食,高血压患者应去除表层油脂。这道承载着临川文化精魂的佳肴,正以其独特的戏剧性烹饪语言,在每一个细嚼慢咽的瞬间,向我们诉说着"食味人生"的永恒真谛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