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蒸饵丝:养蜂场里的云南味
记得第一次在曲靖老城区吃到蒸饵丝时,我被摊主大姐那句话戳中了:"这玩意儿啊,以前是马帮汉子们揣在怀里翻山越岭的干粮,现在成了咱云南人早起的魂。" 在养蜂场忙活的这些年,我愣是把这道菜改造成了适合野外操作的版本——毕竟守着蜂箱闻着蜜香做饭,可比在厨房里有意思多了!
从马帮干粮到全民早餐
明朝屯兵时期,曲靖人把大米蒸成饵块晾干,方便随身携带。后来有人发现把饵块切成细丝再回蒸,浇上肉酱和调料,竟能同时兼顾柔韧与软糯。在湿度大的云南,蒸饵丝能快速补充体力,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和消化弱的老人。去年养蜂场新来的小伙水土不服,我给他做了碗少辣的蒸饵丝,就着现采的野蜂蜜水吃完,第二天就能扛着蜂箱满山跑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养蜂场特别版制作教程
第一步:饵丝处理有讲究
取300克干饵丝用温水浸泡20分钟——这个时间刚好能检查完一排蜂箱。记得有次忙着收蜜忘了时间,泡过头的饵丝蒸出来差点成了米糊,从此我总用手机定闹钟。
第二步:配料就要就地取材
肥瘦相间的宣威火腿切丁是灵魂,但养蜂场条件有限时,我用烟熏培根替代过效果也不错。韭菜一定要选当地紫根窄叶的,在蜂场边随手种的两垄正好随时取用。
第三步:蒸制时机看蜂群
蒸笼铺松针最好,没有就用纱布代替。水沸后放入饵丝,大火蒸6分钟——这个时间刚好能完成邻近蜂箱的检查。有次正要揭锅时发现蜂群异常,处理完回来蒸过了头,饵丝边缘都干裂了,真是欲哭无泪。
第四步:炒酱讲究手速
五花肉末煸炒时加入甜面酱和昭通酱,我习惯加半勺蜂巢蜜平衡辣味。去年中秋在蜂场给工友们加餐,大铁锅一次炒了八人份的肉酱,连隔壁养蜂场的人都端着碗来蹭饭。
第五步:配料焯水有顺序
豆芽焯10秒即可,韭菜烫5秒就要捞起。有年春天采到大量油菜花蜜,我试着在烫韭菜时加了一勺蜜水,成品带着若有若无的花香。
第六步:组装就像整理蜂箱
蒸好的饵丝垫底,依次铺豆芽、韭菜、肉酱,最后撒上花生碎和酸菜。在蜂场吃饭总有意外的加料——某次刚摆完盘,几片樱花恰好落在碗沿,倒成了最自然的装饰。
养蜂人私房经验
雨季蒸制时要减短2分钟,因为空气中水分足;发现饵丝粘连时不要硬扯,淋少许蜂蜡水就能轻松分开。最难忘的是前年收蜜季,我用新采的荞麦蜜代替砂糖调酱,那股独特的麦香让老曲靖人都竖起大拇指。
注意事项
蒸笼一定要提前预热,冷笼会粘底;肠胃弱的人记得少放昭通酱;要是带着蒸饵丝去野外工作,记得用蜂蜡纸包裹能保温3小时。在蜂场做饭这些年我悟出个道理:对待食物和对待蜜蜂一样,既要把握分寸又要懂得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