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回锅肉:从粮仓锅灶飘出的川魂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4

成都回锅肉:从粮仓锅灶飘出的川魂

说起回锅肉啊,那可是咱们成都人的魂。您要是问这菜打哪儿来的?得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那时候老百姓节俭,祭祀用的白煮肉舍不得扔,回锅再炒就成了雏形。后来加了郫县豆瓣和甜面酱,慢慢就定型成了"川菜之王"。这菜看着油润,实则肥而不腻,五花肉经过两次烹制,油脂都逼出来了,特别适合干体力活的壮劳力补充元气。现在嘛,上班族、学生娃都爱吃得狠——当然,三高人群可得掂量着来。

去年在青城山下的老粮仓帮厨的经历让我对这道菜有了新认识。那天刚收完新麦,粮仓里堆着金灿灿的麦垛,灶台就支在通风的仓房过道。老师傅教我用竹筐压着肉块在井水里浸,说粮仓温度恒定,肉片能保持最佳嫩度。果然,后来炒出来的肉片竟带着若有若无的麦香,这大概就是环境给的惊喜吧

粮仓灶台实操指南

第一步选材要挑三指宽的五花肉,粮仓里温度低,肉不容易变质。冷水下锅加姜片、花椒,煮到筷子能扎透就捞进竹筛,趁着粮仓通风好,肉皮很快就能晾出弹性。等晾凉了切薄片——这儿有个诀窍,把肉搁在粮仓的条凳上,顺着木纹切就不容易打滑。

成都回锅肉:从粮仓锅灶飘出的川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炒制最见功夫。粮仓土灶火候稳,菜籽油烧到微微起烟时,把肉片滑进去。眼见着肉片卷成灯盏窝,这时候赶紧舀一勺郫县豆瓣,让红油把每片肉都裹匀。接着是甜面酱和豆豉,香味"轰"地就窜上来,混着粮仓里的谷物香,那滋味绝了!

最后青蒜苗要斜切段,下锅翻三下就起锅。记得那次在粮仓,我顺手用了晾在筐里的紫皮新蒜,炒出来带着清甜,老师傅直夸会变通。装盘时衬着粮仓里的粗陶碗,琥珀色的肉片衬着碧绿蒜苗,看着就开胃。

注意事项要记牢

粮仓里做饭最怕火险,灶台要离粮垛三米远。煮肉的汤别浪费,加点萝卜块又是道好汤。要是肉片切不断,放凉水里浸片刻就好。豆瓣酱一定要炒透,不然会有生酱味。最后提醒各位,回锅肉要趁热吃,凉了风味就折大半喽!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