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里兰卡茶山上做一锅内蒙古锅茶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5

在斯里兰卡茶山上做一锅内蒙古锅茶

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在斯里兰卡漫山遍野的茶叶种植园里,我居然用当地新鲜采摘的红茶,熬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内蒙古锅茶!作为既是厨师又搞地质勘探的怪人,我总爱在勘探矿石时琢磨各地美食。今天要说的这锅茶,可是蒙古族同胞喝了千百年的“能量加油站”——暖胃驱寒、补充体力是一绝,特别适合像我这样常年在野外工作的人,或者冬天手脚冰凉的朋友。在锡兰高地20度的凉爽清晨,喝上一碗带着奶香和炒米焦香的咸奶茶,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舒坦了!

为什么说这锅茶是宝藏

内蒙古锅茶可不止是饮料,它简直就是游牧民族的“液态干粮”。牛奶、奶皮子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质,炒米带来碳水化合物,黄油补充脂肪,砖茶则帮助消化解腻。最适合三类人:一是经常在户外活动的驴友和地质队员,二是消化弱的老人小孩(把炒米多煮软些),三是想通过天然食物增强免疫力的小伙伴。记得去年在鄂尔多斯勘探时,零下15度的清晨,当地向导递来一碗锅茶,几口下肚就像在体内生了炉火——这个亲身体验让我彻底爱上了它!

在斯里兰卡茶山上做一锅内蒙古锅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锡兰红茶复刻草原味道

现在来聊聊具体做法。我在斯里兰卡努沃勒埃利耶的茶园工棚里,用勘探队的便携灶具做了个改良版。原料很简单:当地红茶粉(替代传统砖茶)、鲜牛奶、炒米(用印度长粒米现炒)、奶豆腐切块、少许盐。工具只需要深口锅、木勺和汤碗。

第一步先“洗茶”:抓两把红茶粉放进纱布袋,在沸水里涮30秒倒掉水,去除苦涩味——这个秘诀是鄂尔多斯牧民教我的。第二步炒底料:锅里放黄油融化,加入三勺炒米小火翻炒到金黄,此刻米香混着茶香会飘满整个工棚。第三步熬茶汤:把洗好的茶袋和炒米一起加水煮沸,转小火咕嘟10分钟,看到汤色变成红褐色就对了。

第四步是关键:捞出茶袋,倒入500ml鲜牛奶持续搅拌,防止糊底。第五步调味:加半勺盐,放入奶豆腐块,喜欢奶香的可以再加勺奶皮子。第六步是灵魂所在:保持微沸状态用长柄勺反复扬茶七次,这个动作能让茶奶充分融合。最后撒一把炒米在表面,听着噼啪的轻响,这锅跨越了五千公里的融合锅茶就完成了!

三个让你不翻车的小贴士

在斯里兰卡做内蒙锅茶确实有点疯狂,所以这几个注意事项要记牢:第一,当地红茶比砖茶更浓涩,洗茶时间不能省;第二,扬茶时小心烫伤,我第一次操作时太激动,奶茶溅到勘探图纸上,现在还能闻到茶香;第三,肠胃敏感的人把炒米单独放碗里泡着吃,避免过度浸泡产生胀气。剩下的茶渣别浪费,我通常撒在茶园的酸性土壤里——地质员的职业病又犯了!

当锡兰的红茶遇见蒙古的工艺,在这片飘着佛国梵音的茶山上,我端着粗陶碗望向远处采茶姑娘的彩色头巾,突然理解了食物真正的魔力——它能把相距万里的土地,通过味蕾连接在一起。下次要是你来斯里兰卡勘探或旅行,记得带包炒米,我们在茶山相约再熬一锅!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