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麻香糕:灾后安置点里的一抹温暖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益阳麻香糕:灾后安置点里的一抹温暖

各位乡亲,咱们今天来聊聊益阳麻香糕这个老味道。你们知道吗?这糕点可是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在湖南益阳街头飘香了!那时候叫"怪香糕",用芝麻、糯米和白糖这么一搭,嘿,硬是成了老百姓走亲访友的紧俏货。现在咱们在安置点,这糕点更是宝——芝麻补肝肾,糯米养胃气,白糖快速补充体力,特别适合老人孩子和身体虚弱的乡亲

记得去年发大水时,我在城南安置点支灶台。有个发烧的小姑娘愣是不肯喝药,她奶奶急得直抹泪。我现做了盘麻香糕,小姑娘闻到芝麻香竟主动伸手。说来也神,吃完两块发了身汗,第二天烧就退了。从那时起,我每回在安置点做饭都要备着材料。

益阳麻香糕:灾后安置点里的一抹温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安置点版麻香糕

先说说要准备的:糯米粉两碗、黑芝麻半碗、白糖适量(按口味调整)、清水一碗。安置点物资有限,咱们就地用配给材料,要是能找到花生碎就更香了。

第一步:炒芝麻。把芝麻倒进铁锅小火慢炒,听到"噼啪"声就赶紧离火。我总结了个经验——用勺子背面压一压,能轻松压碎就说明火候正好。

第二步:磨食材。把炒好的芝麻和白糖混匀,在案板上用碗底碾成粗粉。在安置点没料理机,我试过用空玻璃瓶来回擀,效果也不赖。

第三步:和米粉。糯米粉缓缓加清水,边加边搓,直到捏一把能成团,轻按又会散开。这个度要把握好,水多了黏牙,水少了散架。

第四步:分层装模。找个铁饭盒当模具,先铺层糯米粉,再撒层芝麻糖粉,这样重复三遍。每铺一层都要压实,我习惯用饭勺底使劲压平。

第五步:上锅蒸。水开后中火蒸20分钟,注意锅盖留条缝,免得水汽滴落让糕点变湿。上次做的时候,小王把锅盖盖太严实,结果蒸成了糊糊,可把他心疼坏了。

第六步:切块晾凉。这是最考验耐心的!必须等完全冷却再下刀,热着切准碎。现在天热,搁在通风处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这几个坑可别踩

首先,炒芝麻宁可欠火候也别过火,糊了会发苦。其次,蒸的时候最好垫层纱布,上次老李直接用铁盘,底部都粘住了。最后要是给牙口不好的老人吃,可以适当多蒸五分钟,会更软糯些。

说来这麻香糕在安置点还有个好处——耐存放。常温下放三天都不坏,特别适合咱们现在这种时不时要转移的情况。昨儿个看见几个孩子揣着糕点当零嘴,心里头怪暖和的。食物啊,不单是填饱肚子,更是撑起咱们对日子的念想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