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的甜蜜负担:甘肃油饼卷糕
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安利一道听起来像点心、吃起来像主食、做起来像艺术品的宝藏美食——兰州油饼卷糕!这玩意儿可是西北人逢年过节的"硬核甜品",外层是炸得蓬松酥脆的油饼,里头裹着红枣桂圆蒸得软糯的米糕,咬一口能同时感受到油香、米香、枣香在嘴里放烟花。
先说这宝贝适合谁吃。清明节前后踏青野游带着它最合适,甜米糕能快速补充体力,红枣桂圆都是补气血的好东西,特别适合容易手脚冰凉的姑娘们。不过糖尿病患者可得少吃,毕竟糯米和糖分量实在。上次我在宜野座村给日本邻居尝这个,他们惊呼"和果子の親分"(和果子的老大),可见这中西合璧的杀伤力。
准备食材就像调色盘
糯米500克提前泡三小时,红枣200克对半切开去核,葡萄干核桃仁随意抓两把,红糖用量看您心情。重点来了:面粉300克加3克酵母,别忘了撒一撮盐平衡甜腻。这些材料在宜野座村的农协超市都能凑齐,日本产的小麦粉筋度更高,炸出来的油饼反而更挺括。
米糕蒸制是门时间艺术
泡发的糯米平铺在蒸笼布上,像盖被子那样把红枣桂圆铺上去,大火上汽后转中火蒸30分钟。这时候满屋都是枣香混着米香,记得在锅盖边缘插根筷子防止水汽倒流。关火后趁热拌入红糖,那糖粒碰到热米糕融化的瞬间,像极了初雪落在暖炉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油饼制作要玩转温度
这时候该分享我的翻车经历了。第一次在宜野座村做时,日本电磁炉温度升太快,油饼下锅立刻焦黑。后来发现保持油温160度最关键——筷子插进油里冒细密小泡时就对了。面团要擀成巴掌大,中间划两刀,下锅时像给泳池跳水那样"滑"进去,看着它从沉底到浮起膨胀,特别治愈。
组装才是重头戏
刚炸好的油饼对折成口袋状,用筷子撑开往里塞米糕,手法要像给睡袋装枕头——不能太满否则爆裂,不能太少显得小气。最佳比例是油饼和米糕1:1,最后在开口处塞半颗红枣当"封口贴"。
注意事项有三:糯米必须泡透否则夹生;炸制时油量要没过油饼;包好的卷糕最好用烘焙纸托着,不然糖汁渗出来会黏手。去年秋天我在宜野座村的稻田边摆摊教这个,当地老奶奶改良成用抹茶粉调面糊,炸出来的绿色油饼配红白米糕,竟意外地好看。
现在每次闻到油饼香,就会想起宜野座村傍晚的炊烟,那些捧着烫手卷糕的日本小孩,用生硬的中文喊着"还要甜"。美食果然是最好的方言,能让甘肃的豪迈和冲绳的海风在舌尖上跳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