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堂地下室做一碗淮北烫面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在教堂地下室做一碗淮北烫面

你们肯定想不到,我现在正猫在教堂地下室里给你们写这个菜谱。这地方平时是社区活动中心,周末才发食物救济。今天刚好没人,我就借了厨房来还原这道淮北烫面——你们知道吗,这种面最早就是穷人的智慧。淮北地区以前闹饥荒,人们把仅有的面粉用开水烫个半熟,这样能多膨胀出两倍分量,勉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从救济粮到暖心美食

烫面在淮北传承了百来年,最初真是为了活命。但后来人们发现,经过烫面处理的面条特别容易消化,对老人小孩尤其友好。冬天来一碗,浑身寒气都能驱散。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反而该尝尝这种带着历史温度的食物。上次在安徽农村考察,看见九十岁的王奶奶还在用祖传的黑陶盆烫面,她说这手艺救过她家三代人。

记得我第一次做烫面,面团粘得满手都是。后来发现要用筷子快速搅动,等温度降到能下手时马上揉。有回在危地马拉的救灾棚里,我用当地木薯粉混合面粉做烫面,受灾的孩子们围在灶台边眼巴巴等着——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和现在窗外飘来的唱诗班歌声一样,让人莫名踏实。

在教堂地下室做一碗淮北烫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堂厨房实操指南

1. 备料别犯难:中筋面粉300克就行,滚水180毫升刚好是教堂那个老水壶烧开一壶的量。盐巴撒一小撮,要是给高血压的人吃可以不放。

2. 烫面关键步骤:把面粉倒进大盆里,左手慢慢倒热水,右手拿筷子疯狂搅拌。对,就像打蛋那样!等变成絮状就停手,这时候别急着揉。

3. 揉面有窍门:等面絮不烫手了,使劲揉成光滑面团。教堂厨房没揉面机,但墙面贴的瓷砖正好当案板。记住要揉到像婴儿脸颊那么软。

4. 醒面的智慧:盖湿布醒30分钟,正好够我收拾完祷告长椅。面团会变得特别听话。

5. 擀面变形记:用捡来的葡萄酒瓶当擀面杖,把面团擀成硬币厚度。撒些干粉防粘,对折起来切成韭菜叶宽度。

6. 煮面看火候:大锅烧水,下面条煮两分钟就够。烫面本来半熟,煮久了容易烂。

注意事项要记牢

地下室潮湿,做完要把面粉袋扎紧。烫面要现做现吃,放久了会粘在一起。要是给教堂的流浪汉们做,可以加些捐赠的罐头玉米增加营养。最后收拾时,记得把圣女像前的供桌擦干净——毕竟借用了神圣的地方,总要保持整洁。

当热腾腾的蒸汽模糊了彩窗玻璃,我突然觉得,食物从来不只是食物。就像这碗简单的烫面,承载过饥荒年代的求生智慧,现在又温暖着教堂地下室的每个深夜。下次你们做的时候,不妨也想想那些曾经依靠这碗面渡过难关的人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