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煮鱼:庙宇厨房里的生命滋味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成都水煮鱼:庙宇厨房里的生命滋味

记得那年夏天在青城山脚下的老庙做义工,斋堂师父突然说:"今天咱们破个例,给那位从成都来的晚期病人做道水煮鱼。"我愣了半天——庙里做荤菜?师父笑着搬出冬瓜、杏鲍菇和魔芋:"人到最后,念的不是经,是故乡的味道。"

江湖里游出来的暖心菜

水煮鱼其实是道年轻菜,上世纪80年代才从重庆江边的渔船飘到成都。渔夫把刚捞的鱼片扔进麻辣沸水里一涮,像极了四川人泼辣直爽的性子。要说功效啊,花椒温中散寒,辣椒促进循环,特别适合体质虚寒的人。但最神奇的是,那滚烫的辣味能瞬间打开味蕾,让食欲不振的人也能多吃半碗饭。

那位从华西医院转来的李阿姨,化疗后尝什么都发苦,唯独说起年轻时在锦江边吃的水煮鱼,眼睛会亮起来。医生说她已经两周没正经进食了,那天我们端出用素菜仿制的"水煮鱼",她居然就着汤汁吃完整个米饭。后来她女儿说,那是母亲最后一个月里吃得最香的一顿

成都水煮鱼:庙宇厨房里的生命滋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庙宇厨房里的特别教程

在庙里做这道菜,食材都换成素的,但精髓不变。你需要:冬瓜300克(代替鱼片),杏鲍菇200克(增加肉感),魔芋结150克(模仿鱼皮口感),豆芽100克垫底。调料是灵魂:郫县豆瓣酱3大勺,干辣椒段、花椒粒各1把,姜蒜末适量,菜籽油半碗。

具体这么做:

1. 把冬瓜削皮去瓤,切成薄片,撒盐腌10分钟让它变软出水,这样才有鱼片的嫩滑

2. 杏鲍菇撕成细条,和魔芋结一起焯水,捞起铺在碗底,记得放上鲜嫩的豆芽

3. 锅里下菜籽油烧热,先放豆瓣酱小火炒出红油,再加姜蒜末爆香,倒两碗清水煮开

4. 把腌好的冬瓜片挤干水分,轻轻滑入锅中,煮1分钟就捞起,时间长了会烂

5. 把煮好的冬瓜片铺在配菜上,浇入汤汁,最关键是撒上辣椒段和花椒粒

6. 另起锅烧热剩余菜籽油,待油冒青烟时,"刺啦"一声泼在辣椒花椒上

那天我手抖油温没控好,辣椒有点焦黑。师父却说:"焦香也是缘,就像人生不必太完美。"李阿姨吃着带焦香的版本,笑着说这让她想起第一次下厨给丈夫做的煳辣鱼

温暖背后的细心叮嘱

素水煮鱼虽然温和,但胃不好的还是要少喝汤。泼油这步最危险,一定要把锅擦干再倒油,我有次水滴进热油,溅起的油花在手腕留了个小疤。最后是味道,庙里做菜不放料酒蒜末,若在家做可以加半勺料酒,病人吃的话还是清淡为好。

李阿姨临走前说,这道菜让她想起二十岁在都江堰和恋人吃的第一顿饭。你看,食物最后都成了记忆的载体。当医生的要治身体的病,当厨子的要医心里的苦,其实我们都在做同样的事——用温度陪伴生命最后的旅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