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烩面:一碗穿越百年的中原味道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5

郑州烩面:一碗穿越百年的中原味道

要说咱中原人最离不开啥?那非得是这碗热气腾腾的郑州烩面!您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烩面馆,这碗面可是从老郑州的市井烟火里慢慢熬出来的。据说最早是码头工人发明的——把剩菜剩面和羊骨头一锅烩,既暖和又顶饱。后来经过老师傅们改良,现在成了"荤素双汤、四料八味"的讲究吃食。这汤头里炖足了羊骨,冬天喝一碗浑身冒汗,夏天吃能发汗祛湿,特别适合干活出汗的体力劳动者和脾胃虚寒的人。不过现在谁都爱这一口,我当钢筋工那会儿,下工后来碗烩面,比啥山珍海味都舒坦!

地道做法手把手教您

先得准备这些家伙什:高筋面粉1斤、羊腿骨2斤、羊肉半斤,配菜要海带丝、千张、粉条、香菜,调料得备上八角、桂皮、草果、小茴香,最重要的是河南特有的羊油辣子。我每次和面都记着老师傅说的口诀:"春秋温水夏冰水,冬天烫手正相配"。具体说就是春秋用40度水,夏天加冰块,冬天得60度热水,这样抻面时才不断条。记得有回我在工地宿舍和面,水温没掌握好,结果面条下锅就成面糊了,工友们笑话了我整整一礼拜!

熬汤最关键的是"三煲四炖":羊骨先泡血水3小时,冷水下锅焯透,重新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记得要放整块羊肉一起炖。这时候得守着锅撇浮沫,放入香料包后熬足4小时,直到汤色奶白像豆浆似的。有次我图省事用高压锅,结果汤是清了,可那股子醇厚劲儿全没了。

郑州烩面:一碗穿越百年的中原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抻面可是个技术活!醒好的面团擀成面饼,抹层油再醒半小时。双手提住面饼两头,上下晃着抻开,对折再抻。我们钢筋工干这个特别顺手——跟抻钢筋差不多力道!面条要抻成两指宽,吃起来才既有嚼头又挂得住汤。下锅前把海带千张这些配菜在羊汤里焯熟备用,羊肉切片待用。

最后组合就看个人喜好了:宽面在滚水里煮三分钟捞进海碗,铺上配菜和羊肉片,浇上滚烫的羊汤,重点来了——得淋勺灵魂羊油辣子!再撒把香菜,爱吃醋的来点陈醋。我媳妇儿最爱看我做烩面,说我这抻面的架势比工地拧钢筋还帅!

这几个坑您可别踩

要是汤不够白,准是火候没到,千万别勾芡!正宗烩面靠的是骨头里的胶原蛋白。抻面时要是回缩,那是醒面时间不够。吃剩的烩面别回锅,面条会坨,把汤和面分开冷藏才行。最后提醒高血压的朋友,少喝汤多吃面,那汤底咸鲜着呢!

这碗面我做了十几年,从工地灶台做到家里厨房,总觉得烩面就像咱河南人——看着朴实,内里藏着千百年的功夫。哪天您来郑州,我给您露一手,保准比那些大饭店的还地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