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园温室里做一碗哈尔滨炸酱面
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吗?在满是热带植物的温室餐厅里做一碗热腾腾的炸酱面?水汽在玻璃上凝成露珠,芭蕉叶在灶台边轻轻摇摆,而锅里正咕嘟咕嘟熬着金黄的炸酱——这就是我今天要带大家体验的奇妙烹饪之旅!
这碗面不简单
哈尔滨炸酱面可不是普通面条!浓稠的炸酱里藏着大豆蛋白,配上手擀面的碳水能量,特别适合在湿冷的温室环境里补充体力。上班族吃它能扛饿大半天,健身人士可以多加黄瓜丝和豆芽来平衡营养,老人家把面条煮软些也好消化。最妙的是熬酱时加入的香菇丁,植物园的潮湿空气反而让菌菇香气更浓郁——这可是我无意中发现的秘密!
记得去年冬天在温室做餐会,一位客人吃完直说感觉寒气都被酱香驱散了。其实是因为炸酱里加了少许姜末,在湿热环境里能健脾开胃。要是带着孩子来,把胡萝卜切成星星形状摆盘,他们保准抢着吃光!
手把手教你做
第一步备料得用心:六必居干黄酱150克用温水化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指甲盖大小,葱姜蒜末备齐。别忘了配菜!黄瓜、心里美萝卜切丝,黄豆芽焯水,最后剥两瓣蒜——正宗吃法得就着生蒜瓣!
重点来啦:炸酱要分两次放油。先在锅里倒底油煸炒五花肉,等肉丁出油变得焦黄,把肉盛出来备用。这时候关键步骤来了——在剩下的猪油里再加勺大豆油,油温六成热时转小火下酱。记得我第一次在温室做时,因为空气湿度大,酱下锅时溅得满灶台都是!后来学乖了,先把火关到最小,用长柄木勺贴着锅边慢慢搅。
熬酱最考验耐心。要不停画圈搅拌20分钟,看到酱和油渐渐分离,表面浮起亮晶晶的油星才算好。这时候把煸好的肉丁倒回去,加半勺白糖提鲜。温室里做饭有个好处——随时可以摘片香草叶。我常顺手掐几枝罗勒丢进酱锅,算是融合了本地风味。
煮面条要水宽火旺,手擀面下锅三滚点两次凉水。捞面时甩干水分很重要,温室地面滑,可得小心别把面汤洒在地上。最后把炸酱往面上一浇,摆上五颜六色的菜码,撒把葱花,馋哭隔壁桌的客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的翻车经验谈
上个月给植物园员工做培训,有个小伙子没等酱熬到位就急着下面,结果拌开后面条糊成一团。其实判断炸酱是否熬好有个诀窍:用勺子划过锅底能看见清晰痕迹,酱汁缓慢回流就对了。还有次我贪多熬了大锅酱,发现剩酱冷藏后再加热更香浓——原来低温能让酱料充分融合。
在温室做饭要特别注意通风,有一次炸辣椒油差点触发烟雾报警器!现在我都把炒锅搬到通风口下方,顺便让炸酱的香气飘满整个植物园。
这几个坑千万别踩
干黄酱千万别直接下锅!必须先用温水调成酸奶状,否则准糊锅。切肉丁时把猪皮去掉,不然影响口感。熬酱时记得系围裙,白衬衫被酱汁崩到可难洗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最后提醒大家:吃完炸酱面别急着喝冰饮,来杯温室自种的薄荷茶最解腻。要是剩下的炸酱装瓶带走,记得表面封层香油,放冰箱能存半个月。下次拌米饭、夹馒头,甚至做蔬菜蘸酱都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