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茶馆里的西藏酥油炒饭:暖胃又补气的藏式美味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天津茶馆里的西藏酥油炒饭:暖胃又补气的藏式美味

各位茶客们好啊!我是老王,在天津开了十几年茶馆,最近琢磨出一道特别适合秋冬季节的招牌菜——西藏酥油炒饭。这可不是普通的炒饭,去年我去青海旅游时,在藏族朋友家尝过这道饭后念念不忘,回来改良了十几次才定下配方。现在每天在茶馆后厨炒这个饭,香味能飘到海河边上!

这炒饭特别适合三类人:一是经常手脚冰凉的姑娘们,二是熬夜加班的上班族,三是脾胃虚弱的老人家。为啥这么说呢?主料牦牛酥油富含Omega-3,比普通黄油更易吸收,配上西藏红米和当地药材,暖身效果立竿见影。上周有个常来听相声的老太太,连着吃了三天就说夜里腿抽筋好多了。

藏式炒饭的灵魂秘籍

记得我第一次试验时,直接把酥油扔进热锅结果糊底了。后来才掌握诀窍——要把锅烧到微微冒青烟,关火晾30秒再下酥油。现在我的灶台边常备着从拉萨寄来的牦牛酥油,那股带着青草味的奶香,是任何植物油都替代不了的。

天津茶馆里的西藏酥油炒饭:暖胃又补气的藏式美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给您说说详细做法

第一步备料:西藏红米200克(提前泡2小时),牦牛酥油50克,鸡蛋2个,藏红花十来根,再加点天津本地的青虾仁。重点是要准备半碗羊肉高汤,这是我去西北学来的秘方——用羊蝎子熬的汤代替水煮饭。

第二步炒蛋: melted酥油时要用木铲不停画圈,等泛起金黄色泡沫时倒入蛋液。这时候火候特别关键,我通常把灶火调成内外两圈火焰,让鸡蛋形成松软的云朵状

第三步煸炒:虾仁要沿着锅边滑下去,听到"刺啦"声就说明温度刚好。记得有次徒弟没控干虾仁水分,油点溅得到处都是,所以食材一定要沥干!

第四步混炒:米饭下锅前得捏散,我习惯用左手颠锅右手翻铲,让每粒米都裹上酥油。这个动作练了半个月才熟练,现在能单手颠起三斤重的铁锅

第五步调味:只需撒少许岩盐和藏茴香,最后淋上羊肉汤。记得有回客人说味道太淡,我加了点酱油反而坏了风味,其实酥油饭就要吃原汁原味。

第六步焖制:转小火盖锅盖,听着锅里"噼啪"声渐弱就要立即关火。利用铁锅余温再焖两分钟,让藏红花的香气渗进米粒。

这几个雷区可别踩

酥油千万不能和生姜同炒,会产生涩味;有客人想加辣酱建议另配小碟;孕妇要减少藏红花用量;最好用厚底生铁锅,我试过不粘锅反而容易焦底。剩下的酥油要装陶罐放阴凉处,别像我当初傻乎乎塞冰箱,结果整台冰箱都是羊膻味。

现在这道炒饭成了我们茶馆的明星产品,很多客人专门从滨海新区开车来吃。昨天还有个藏族小伙吃完红着眼圈说想起家乡的味道,这种成就感比赚钱还让人高兴。要是您来茶馆,记得提前招呼声,我给您留锅火候最到位的!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