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来尝尝咱三门峡的大刀面!
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聊课本,就说说我这流动餐车里的招牌——三门峡大刀面!你们可别小看这碗面,它可是有来头的。相传清朝末年,三门峡有个面点师傅在切面时灵机一动,打造了一把将近一米长的大刀。这刀切出来的面条特别筋道,慢慢就成了当地的特色。这面不仅管饱,因为手工揉制特别费功夫,还能锻炼耐心——我这个当老师的,就经常让孩子们来体验揉面,治他们毛手毛脚的毛病!
要说适合谁吃?那真是老少皆宜!干活的人吃了扛饿,老人小孩吃了好消化。夏天过凉水拌上蒜泥,清爽开胃;冬天连汤带面吸溜一碗,浑身暖烘烘的。最关键是现做现卖,在我这餐车里,你能亲眼看到面团变成面条的全过程,吃得放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着我学做大刀面
第一步先准备材料:高筋面粉500克、清水200克、盐5克,就这三样!记住要用高筋面粉,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才够劲道。我第一次用普通面粉试过,结果切的时候全粘在一起了,教训啊!
第二步和面是个力气活。把盐溶在水里,慢慢倒进面粉,边倒边搅成絮状。这时候要使劲揉,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我教你们个诀窍——像搓衣服那样往前推着揉,比胡乱使劲管用多了。揉好后盖湿布醒半小时,让面筋放松。
第三步是压面。醒好的面团用那柄特制的大刀侧面使劲压平,反复压几次。这把刀重七八斤,刚开始我单手都举不稳,现在左右开弓都没问题。压到面片薄厚均匀,透光不见手就算好了。
第四步最关键——切面!左手稳稳按住面片,右手握大刀,手腕发力,“唰唰唰”地切下去。刀要垂直,力度要匀,我头回操作时切得宽窄不一,煮出来有的夹生有的软烂。现在熟能生巧,每根面条都像机器切出来似的整齐。
第五步煮面。大锅宽水,水开下面,用长筷子轻轻搅散。等面条浮起来再加半碗凉水,再煮开就熟了。这招点水的方法是我奶奶教的,能让面条里外熟得一致。
最后根据口味调味。经典吃法是浇上羊肉臊子,撒葱花香菜;夏天我推荐凉拌:蒜泥、醋、辣椒油、芝麻酱一搅,那叫一个香!
对了,有几点要特别注意:和面宁硬勿软,软了不好切;切面时刀要经常蘸干粉防粘;煮面时间别超过三分钟,不然就失去筋道口感了。
每天在餐车前看着客人吸溜面条的满足样,我就想起教室里孩子们学会新知识时的笑脸。其实做面和教书都是一个理儿——都得下真功夫,急不得,骗不了人。下次路过我的橙色餐车,记得来碗大刀面,我给你们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