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蚤市场熬一锅定安骨头汤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在跳蚤市场熬一锅定安骨头汤

你们知道吗?每次我在跳蚤市场支起那口大砂锅,骨头汤的香气飘出去老远,总有人凑过来问:"老板,你这汤怎么闻着跟别家不一样?"这时候我就乐了,因为咱这锅定安骨头汤啊,可是有百年故事的老滋味。听说早在明清时期,海南定安的渔民就用当地黑猪骨配着槟榔花熬汤,既能驱散海岛湿气,又能补充体力。后来这手艺传到市井巷陌,渐渐成了家家户户的养生法宝

这汤最适合三类人:经常熬夜的年轻人、关节不好的老人家,还有像我这样在跳蚤市场站一整天的摊主。汤里的胶原蛋白能养颜,钙质能强健骨骼,最妙的是那点槟榔花,清热祛湿特别适合潮湿地区。上个月还有个附近摆摊卖手作的小妹,连着来喝了三天就说颈椎没那么僵了。

来看看我的独家熬汤秘籍

首先得选三指宽的定安黑猪颈骨,这种骨头骨髓饱满,肉香浓郁。我每次去肉铺都带着小锤子,非得听见"咔"一声脆响才放心——骨头裂开才能熬出精华。配料要准备老姜块、枸杞、红枣,最关键的是定安特产的槟榔花干,用温水泡发后留着备用。

第一步焯水特别重要。把骨头冷水下锅,加三片姜,煮开后再滚5分钟。这时候水面会浮起很多灰色泡沫,得用漏勺仔细撇干净,这可是去腥的关键。记得有回我赶时间没焯透,结果整锅汤都带着股腥气,只好倒掉重来。

在跳蚤市场熬一锅定安骨头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步炒骨才是香味的灵魂。把焯好的骨头放进干锅,中小火慢慢煸炒到表面微黄。这时候能听见"滋啦滋啦"的声响,骨头里的油脂被逼出来,满屋子都是焦香。有次我正在炒骨,隔壁摊卖古着的大姐端着饭碗就过来了,说光闻着这个味都能下饭。

第三步转入砂锅加热水,水量要没过骨头两指高。这里有个小窍门:一定得用热水!冷水会让蛋白质瞬间凝固,鲜味就锁在骨头里出不来了。接着放入姜片、槟榔花,大火烧开转文火,盖上留条缝,让蒸汽慢慢带走腥味。

第四步考验的是耐心。小火慢炖至少三小时,前半小时别掀盖,后来每隔半小时用汤勺轻轻推下骨头防止粘底。我总趁着炖汤的工夫整理货架,听着砂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感觉整个跳蚤市场都变得温馨起来。

第五步调味要等到最后。汤熬成奶白色后,撒把枸杞红枣再炖20分钟,临关火前加盐。记得盐放太早会让肉质变柴,这个教训是我用浪费一锅好汤换来的。

摆摊人的经验之谈

在跳蚤市场熬汤最怕灰尘,我专门定制了带玻璃罩的砂锅。夏天熬汤时会少放些红枣,改用新鲜莲藕代替,这样汤色更清亮。要是遇到刮风天,就把炉子摆在摊位背风处,火候不稳可是熬汤大忌。

最后给各位支个招:熬好的汤要是当天没卖完,回家后连锅浸在冷水里快速降温,第二天重新煮开味道反而更醇厚。这法子让我在跳蚤市场从没浪费过一滴汤,隔壁摊主都笑说我是"汤界魔术师"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