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车间里的烟火气:汕尾菜茶制作全记录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3

玻璃车间里的烟火气:汕尾菜茶制作全记录

你们肯定想不到,在玻璃吹制车间做菜是种什么体验。今天咱就一边盯着烧得通红的玻璃料,一边来聊聊汕尾菜茶的讲究。这玩意儿在汕尾当地叫"菜茶"又叫"起鼎茶",老辈人说当年渔民出海前必吃,热腾腾一锅下肚,扛风抗浪一整天都不带饿的。

这碗茶里装着整个渔港

明朝那会儿汕尾港就是重要渔场,渔民妻子们琢磨出这种高营养快餐——炒米打底,七种蔬菜切丝爆炒,浇上猪骨浓汤,最后撒层花生虾干。现在不仅是出海人的标配,谁家媳妇生孩子、孩子考大学、老人过寿都要吃,寓意"越吃越有"。上个月我给车间里感冒的徒弟连做三天,小伙子鼻尖冒汗珠的样子,跟刚吹制成功的玻璃器似的发着亮光

在40℃的玻璃车间干活,这菜茶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鱿鱼干补蛋白质,炒米提供碳水,韭菜芹菜膳食纤维,热汤发汗祛湿。上次赶工做那批订制烧杯,十几个师傅轮班倒,我就用五斤米炒了三大锅,老师傅们捧着碗说比喝功能饮料还来劲。

玻璃车间里的烟火气:汕尾菜茶制作全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玻璃灯下的制作秘籍

1. 备料得像配玻璃料般精准:粘米500克泡两小时沥干,菠菜/荷兰豆/蒜苗/芹菜/包菜/茼蒿/香菜各三两,鱿鱼干、虾仁、花生各一把,带肥猪肉切片熬油

2. 炒米时得掌握玻璃烧制般的火候:粘米下锅噼啪响时得不停颠锅,看见米粒微黄立即离火,车间里我常借观料灯观察米色

3. 七种蔬菜要像处理玻璃管般利索:全部切成一指长细丝,分开炒制保留脆度,上次我徒弟切太粗,吃起来跟嚼玻璃棒似的硌牙

4. 爆香辅料考验耐心:虾干鱿鱼干小火慢烘,闻到海鲜香时加五花肉片,等肉片卷边冒油花

5. 熬汤底是灵魂:猪筒骨加干贝熬三小时,调入适量胡椒粉,这步就像给玻璃退火急不得

6. 组装要有吹制玻璃的节奏:炒米垫碗底,铺七色菜丝,撒花生虾仁,浇滚汤时要听到"滋啦"声响

记得有回我在观察窗边炒米,车间排风扇突然故障,米香混着玻璃溶液的气味竟出奇和谐——就像菜茶里炒米吸收各种配料香气的原理

老师傅的特别叮嘱

盛菜的碗最好预热,车间里我都把碗放在退火窑顶上保温。蔬菜不能久泡汤里,得像处理热玻璃那样把握时机。痛风的人少放海鲜干货,可以换成煎蛋丝。最后记住这菜得站着吃,老一辈说"起鼎茶,立着食,运气才会站到你这边"。

现在每次看见刚出炉的玻璃器在灯下泛光,我总会想起那些捧着菜茶碗的粗糙手掌。在这座充满机械轰鸣的车间里,一碗热腾腾的菜茶,让我们找回了渔港码头的温度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