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朋必:南風原町病房里的暖心料理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3

西藏朋必:南風原町病房里的暖心料理

朋友啊,你可曾听说过西藏的朋必?第一次在南風原町医院的病房里闻到它沸腾的香气时,那位藏族阿妈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这是高原的太阳煮出来的汤,能照进人心里去。"

一碗能治乡愁的汤

朋必其实是藏语"面团汤"的音译,在西藏家家户户都会做。它最适合身体虚弱的人、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或者单纯被都市快节奏压得喘不过气的你。去年冬天,病房里有个做完化疗总吃不下饭的姑娘,我给她端了碗朋必,她居然把整碗都喝光了——后来她说,那是她生病后第一次尝到"活着的味道"。

这汤的神奇在于:牦牛肉熬的汤底能补充血红蛋白,手掌参能让呼吸更顺畅,而糌粑搓的面疙瘩特别容易消化。最妙的是那勺酥油,浮在汤面上金光闪闪的,喝下去整个人从喉咙到胃都会暖起来。

在病房小厨房里跳舞的食材

记得那个台风天的深夜,值班护士突然跑来说303床的阿婆疼得睡不着。我冲进病房配餐间,借着应急灯的微光开始和面。现在就把这救急的方子教给你:

第一步,找口深锅把500克牦牛骨加冷水浸没,放三片生姜开大火。等水滚了别急着下面,要耐心撇掉血沫,这步最考验人——上次我偷懒没撇干净,整个汤头都带着腥气。

第二步,转小火慢炖两小时,这时该准备面疙瘩了。200克糌粑粉混50克小麦粉,加水时得少量多次。我总喜欢在揉面时唱藏歌,面团会随着节奏变得Q弹。

第三步,汤熬好前半小时,把提前泡软的手掌参和红景天放进去。记得有次新来的实习生错把当归当红景天,结果整锅汤苦得让人皱眉——药材一定要对着图鉴认清楚!

第四步,等汤变成浅褐色时,把面团揪成指甲盖大小下锅。这时火要调大,面疙瘩浮起来就像在跳锅庄舞。

第五步,加盐调味后关火,最后淋入15克酥油。这个瞬间最治愈——金色的油花在汤面绽开,香气能飘满整个走廊。

西藏朋必:南風原町病房里的暖心料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个让我重识朋必的雨夜

去年夏天护理一位从西藏来疗养的画家,他总说医院的饭"没有灵魂"。有天凌晨他胃痛发作,我用营养科剩下的食材做了碗朋必。他捧着碗沉默很久,突然说:"这味道让我想起母亲,小时候每次发烧,她就在帐篷里给我煮这个。"

后来他教我地道的藏族诀窍:揉面时要顺时针转81下,因为这是念珠的数字;下疙瘩前要对锅吹口气,把祝福送进食物里。现在每次做朋必,我都会在起锅前默念"扎西德勒",说来奇怪,这样煮出来的汤,病人真的喝得更香

给厨房新手的特别提示

要是买不到牦牛肉,用牛腩代替也行,但要加一勺黄油弥补酥油的香气。面疙瘩千万别太大,去年有实习生做成饺子size,结果在锅里煮成了糊糊。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省略撇沫步骤,这是朋必清澈的关键!

最近病房里有个怀孕的护士,我常给她多放些手掌参。她先生说现在每天下班,妻子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能喝到厨师的朋必吗?" 你看,食物真的能变成拥抱人的方式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