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具博物馆里做一锅热腾腾的芋头扣肉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5

在玩具博物馆里做一锅热腾腾的芋头扣肉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不聊玩具,来聊聊吃的——而且是在满屋子泰迪熊和铁皮机器人的博物馆角落里,炖一锅香到让人走不动道的桂林芋头扣肉温柔。

先说这菜的来历。桂林人做芋头扣肉能追溯到清朝,漓江边的渔民发现荔浦芋头炖煮后吸饱肉汁,比肉还馋人。这菜特别适合秋冬吃,芋头健脾补气,五花肉补充热量,热乎乎一碗下肚,像给肠胃裹了层绒毯。老人孩子吃它易消化,上班族周末炖一锅,下周便当菜都解决了!

在玩具博物馆里做一锅热腾腾的芋头扣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挽起袖子开工!第一步得选块"五层楼"五花肉——就是肥瘦叠五层的那种。上次我在菜场挑了块太瘦的,结果蒸完肉质发柴,这次专门对着灯光照,看到透亮的肥肉花纹才放心。冷水下锅加姜片、八角,煮到筷子能插透猪皮时,捞出来赶紧用竹签在猪皮上扎孔,这步是为了后面炸制时起酥皮。

炸肉片可是技术活!擦干水分的肉块下油锅时,得用锅盖当盾牌——热油溅起来比玩具水枪还猛!等炸到猪皮泛起琥珀色泡泡,捞出来立刻泡冰水,猪皮瞬间皱成虎皮状,这就是扣肉灵魂所在。记得有回我没控干水分,热油直接炸成了烟花现场,厨房天花板至今还有油点呢!

定碗是门艺术!芋头切厚片过油煎香,和肉片交替码在陶碗里,像给玩具兵排队形。最妙的是调酱汁:腐乳、蚝油、黄酒加点桂花蜜——没错,桂林人连做菜都忘不了桂花香!把酱汁浇进码好的碗里,每片肉都染上绯红色泽。

现在要说我的独门经验了:上次我用高压锅想省时间,结果芋头化成了泥。这次老老实实用蒸笼,文火足蒸两小时。当蒸汽带着肉香和芋香飘过古董娃娃展柜时,有个小男孩拉着妈妈问:"是不是圣诞老人在煮礼物?"

最后倒扣装盘时,整块肉像覆着棕色丝绒的城堡,用勺子轻轻一压,肉汁就从芋头缝隙里涌出来。配着白米饭吃,芋头吸饱了肉汁变得绵软滑润,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不塞牙。几个来参观的大学生顺着香味找到厨房,愣是用乐高积木和我换了两碗尝尝鲜!

注意事项可得记牢:芋头别切太薄否则会蒸化;炸肉前务必擦干水分;蒸制时中途别开盖,让蒸汽把美味牢牢锁住。要是吃不完,隔天再蒸更入味——就像老玩具,越摩挲越有味道。

当这锅扣肉端上铺着积木的餐桌时,我突然觉得,老菜谱和老玩具真像——它们都用最朴素的方式,替我们留着那些温暖的、值得传下去的故事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