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神庙里做茂名电白咸虾是种什么体验?
你们肯定想不到,我一个既当厨师又搞暖通工程的,前天居然在孟买的维多利亚神庙厨房里捣鼓起了广东茂名的咸虾酱!当时庙里正在准备丰收节祭品,我盯着那些彩色浮雕突然就想起了电白渔村晒虾的场景——咸咸的海风和香火味混在一起,你说绝不绝?
茂名电白咸虾可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味道。最早是渔民为了保存鲜虾发明的,后来发现这玩意儿特别适合湿热天气,能开胃健脾。在印度这种动不动就40度的地方,来勺咸虾配咖喱,比喝藿香正气水还管用。特别是庙里那些吃素的信徒,偶尔需要补充矿物质和蛋白质,用咸虾炒素菜最合适不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神庙版咸虾制作全记录
第一步得先搞定食材。印度菜市场卖的虾仁都泡过药水,我特意跑到渔港找刚捕捞的斑节虾。挑虾有个诀窍:对着神庙的铜灯看,虾壳透青光的才新鲜。记得把虾须剪掉,不然发酵时容易发苦——这是我去年在青岛做虾酱翻车换来的经验。
第二步处理虾脑最关键。印度厨师习惯把虾头扔掉,我赶紧拦住他们。电白咸虾的精华就在虾脑的胆固醇,得用竹签慢慢挑出来,和虾肉按1:3混合。这时候庙里诵经声正好响起,我把虾脑放在黄铜钵里,跟着节奏顺时针搅拌了108圈。
第三步控温是暖通工程师的强项。神庙地下室恒温28度,湿度75%,简直是天然发酵箱。我把虾酱装进陶罐,用椰壳当盖子。白天放在诵经殿吸收声波震动,晚上移到通风井附近,这样发酵更均匀。
亲身翻车经验大公开
去年在三亚做实验时,我非把虾酱放空调出风口,结果第三天就长出绿毛。这次在神庙特别注意温湿度平衡,每天早晚各开1小时排风扇,还用红外测温仪盯着陶罐表面温度。到第五天开罐时,那个咸鲜味把路过的祭司都吸引过来了,他盯着虾酱看了半天,居然说闻到了恒河与南海相遇的味道!
第四步调味要灵活。传统配方只要粗海盐,但我加了姜黄粉和玛萨拉,既符合印度饮食禁忌,又让咸虾带着金黄的色泽。盐和虾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5,尝味道时差点咸得说不出话——别学我直接舔勺子,最好蘸点香蕉叶试试。
第五步装罐有讲究。我用庙里祭神用的迦昙波树叶封口,这种叶子含天然杀菌成分。装罐时要边装边压,排除空气的同时还要留出1厘米膨胀空间。最后在罐口系上吉祥绳,放在神像脚下的阴凉处。
注意事项敲黑板
要是你在家做,记住三不要:不要用金属容器(会化学反应),不要放在洗衣机旁边(震动影响发酵),开封后不要直接用湿勺子挖(容易长霉)。有次我客户把虾酱放在锅炉房,结果发酵过头把罐子炸了,天花板现在还有虾酱印子呢!
现在这罐神庙特供咸虾,既能拌印度香米饭,又能炒中国空心菜。昨天祭司还来讨教做法,说要把配方刻在贝叶经上。你看,美食果然能跨越文化,就像我的暖通工程——不管是调节神庙温度还是掌控发酵火候,本质上都是寻找那个最舒适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