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飞船里做海南斋菜煲是种什么体验?

频道:菜品 日期: 浏览:4

在宇宙飞船里做海南斋菜煲是种什么体验?

各位地球老乡,你们绝对想不到,我在距离地面340公里的内之浦宇宙空间站,用失重环境慢炖了一锅热腾腾的海南斋菜煲!这锅素斋在太空舱里飘着香菇香的时候,连路过舷窗的星星都多停留了三秒。

在宇宙飞船里做海南斋菜煲是种什么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空人最该吃的养生锅

这煲源自海南的素菜盛宴特别适合宇航员:木耳和腐竹能对抗失重环境下的骨质流失,金针菇里的赖氨酸能缓解太空疲劳,红枣枸杞正好调理无重力状态下的血液循环。上次俄罗斯宇航员安德烈吃了两碗,第二天在太空跑步机上连跑了12公里,直说比维生素片管用十倍。

零重力烹饪全记录

第一步:给食材穿"太空服"。所有干货都要用特制磁吸网袋装好,香菇木耳在饮用水里泡发时得压上弹簧固定器,不然它们会在厨房舱飘成暗器。

第二步:太空刀工秀。把莴笋切滚刀块时要像打太极,下刀要轻,按住食材的手腕要柔——上个月我把半根胡萝卜切飞了,它在轨道舱飘了三天,最后被日本宇航员用筷子夹回来了。

第三步:失重爆香绝技。把花生油倒进恒温锅的瞬间,得立即扣上透明防护罩,姜片在95℃热油里跳舞的样子,像极了微缩版的太空漫游

第四步:分层叠放艺术。最底下铺耐煮的腐竹,中间是木耳黄花菜,顶上放易熟的粉丝,每层都要淋两勺香菇水——在太空,液体因为表面张力会聚成飘浮的水球,要用吸管精准滴灌。

第五步:太空慢火仪式。盖上带重力模拟装置的砂锅盖,调到空间站特供的68℃低温慢炖,透过锅盖观察窗,能看到枸杞像红色行星般在汤汁里循环公转。

来自地球的实战心得

记得去年在文昌航天城做地面测试时,我发现用椰子油代替花生油,不仅香气更海南,在太空还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不过要提醒:太空版绝对不能放豆腐!上次实验的麻婆豆腐在飞船里变成了"流星雨",清洁机器人擦了整整两轮绕地飞行的时间

宇宙烹饪安全手册

1. 所有刀具必须拴着弹性绳系在操作台,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有过飘走的番茄刀差点戳破宇航服的血泪史

2. 加盐时要用密封式研磨器,开放式撒盐会制造出微型盐粒星云

3. 关火后要静置15分钟再开盖,突然泄压会让菜叶飞到生命维持系统的滤网里

当我们在穹顶舱里边吃斋菜煲边看银河时,突然明白:原来人类走向深空的路上,需要的不过是一锅能唤醒故乡记忆的热汤。下次火星任务,我连烤椰子的方案都设计好了——当然,得先解决太空生火许可证的问题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