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漓江竹排上做甘肃油饼卷糕是种什么体验?
朋友们,今天咱不聊电路板,就说这道横跨2000公里的神奇组合——桂林漓江版的甘肃油饼卷糕!这玩意儿特别适合湿气重的朋友,糯米红枣补气血,桂圆枸杞养心神,在山水间吃一口热乎的,比喝十杯姜茶都管用。带孩子出游的家长更得学,软糯好消化还能当主食,竹排晃悠着娃都不闹腾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飘在江上的制作秘籍
先说馅料准备:糯米提前泡三小时沥干,混合红枣碎、葡萄干、花生粒,漓江边买的桂花蜜加两勺,这可是我从电气实验室得来的灵感——就像调试电路时并联电阻,甜味物质多通道释放!去年在遇龙河实操时发现,竹排受浪会摇晃,最好用带盖的砂锅当蒸笼,绑在竹椅腿上防倾倒。
关键五步记好了:1. 面粉加花椒水揉团,抹胡麻油醒半小时,这步要在上竹排前完成;2. 蒸馅料时把砂锅架在炭炉上,火苗调成手机闪光灯大小;3. 油饼擀成巴掌大,我习惯用维修电路板的镊子翻面,比筷子稳当;4. 包糕时像给电缆做绝缘层那样卷边,漓江的风会加速饼皮变硬;5. 最后刷层桂林辣酱,水火交融的滋味绝了!
记得有次在杨堤段突遇阵雨,油饼瞬间吸潮,紧急用雨衣搭棚继续蒸。所以千万选晴天午后,江面反射的阳光还能自然保温。包好的卷糕用油纸裹三层,系上桂林随处可见的五彩绳,带着山水灵气的美食才是真正的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