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里的西北风味:青海拉条子来啦!
嘿,各位奥运健儿们!我是运动员村食堂里那个爱琢磨技术的厨师老王。今天要给大伙儿推荐一道能扛饿、能充电的西北硬核主食——青海拉条子!这面条筋道得像你们的肌肉线条,汤头鲜得能唤醒沉睡的味蕾。特别适合高强度训练后需要快速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朋友,里头的手工面条释放糖分平稳,牛肉和蔬菜的搭配能让体能恢复事半功倍。
为什么说这碗面是“体能加油站”
青海拉条子用的面粉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面条高15%,揉面时加盐碱水的古法工艺还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电解质。我们特意选了牛腩肉当浇头,慢炖出的肉汤里全是胶原蛋白,对关节特别友好。上次田径队的小伙子连吃三天后开玩笑说,现在跨栏时膝盖像装了弹簧似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着我甩开膀子拉面条
STEP1:和面是个技术活!我习惯用高筋面粉加鸡蛋清,记得用30℃的温水化开盐碱。去年在青海和面馆老板学了一招——面团要经过“三揉三醒”,每次揉15分钟醒20分钟,这样面筋才能充分舒展。
STEP2:搓条时抹上菜籽油是关键。把面团擀成两指宽的长条,盘进盆里像蚊香似的,每盘一层都要刷油隔绝。这儿有个我的翻车经验:上次急着给篮球队加餐,油抹少了结果面条全粘在一起,扯开成了镂空艺术品!
STEP3:拉条子要看手感。捏住面条两头在案板上“啪啪”摔打,借着弹力甩到一米长对折再甩。我们食堂后厨有个河南小伙,第一次拉面时太紧张,把面条甩到吊灯上挂成了拉花,现在这事儿还是大家的笑料。
STEP4:炒浇头要锅气足。牛肉丁爆香后加西红柿熬出红油,土豆粉条和野蘑菇是灵魂所在。记得那次给乒乓球队做夜宵,我往锅里加了点青海野韭菜,整个操作间香得让路过的体操队员扒着窗口不肯走。
STEP5:煮面时间要精准。水沸下面煮两分半刚好,捞进碗里要带点面汤。最后浇上滚烫的浇头,撒香菜蒜苗时总要被馋嘴的志愿者偷吃几根。
几个容易踩坑的细节
• 和面水温千万别超40℃,面筋会被烫死
• 拉条子前要做够拉伸热身,不然容易断
• 炒西红柿时加勺番茄酱会更挂汁
• 吃剩的面条别泡汤里,会成面糊
现在每天凌晨两点,我都能看到花样游泳队的姑娘们来吃“备战面”。看着她们端着海碗吸溜面条的样子,比拿到奖牌还让我开心。要是你们在赛场上看到中国队员特别有劲儿,说不定就是这碗拉条子给的底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