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廊飘香:手酿保亭山兰酒的治愈时光

频道:食谱 日期: 浏览:1

门廊飘香:手酿保亭山兰酒的治愈时光

那天在门廊收拾旧物,突然翻到一本泛黄的《琼岛风味札记》,书页恰好停在"山兰酒"那一章。雨水敲打着门廊的铁皮檐,我望着院子里被淋湿的芭蕉叶,突然特别想念保亭黎族老乡教我的土法酿酒。这种用海南特有山兰米酿造的甜酒啊,可是黎寨人家代代相传的宝贝。传说黎族先祖在山洪后发现被雨水浸泡的野稻自然发酵,尝到微醺的甜浆后便摸索出酿酒技艺。每到"三月三"节日,黎家竹楼里飘出的酒香能缠绕整座五指山。

山兰酒在中医看来是温补佳品,糯米经过发酵后产生的酶类能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女生。去年我经常熬夜写食谱,阿婆就每天温一小盅给我,喝完整个人从胃里暖到指尖。不过要提醒血糖高的朋友,这种酒甜度较高,浅尝辄止就好。现在都市里流行的微醺小甜酒,其实我们海南山里早喝了几百年啦!

酿造步骤全记录

准备材料其实特别简单:保亭山兰米500克(这种米颗粒偏红,网购要认准五指山产区),酒曲8克,凉白开2升。我习惯用祖传的陶瓮发酵,不过玻璃罐子更方便观察状态。工具记得全部用开水烫过,门廊通风好,正是天然发酵室。

第一步"浸米"最好选在清晨,山兰米淘洗两遍后泡水6小时,米粒能掐断就行。上次我贪多泡了整晚,结果发酵时酒液发酸,阿婆说这是米浆流失太多的缘故。沥干水铺在竹筛上,放到门廊通风处晾半小时,等到米表面干爽还带着潮气最完美。

蒸锅铺上纱布,水开后均匀撒入米粒,关键是要在中间插几根竹筒当出气孔。大火蒸25分钟后,得把米桶端到门廊快速降温。我试过用电风扇吹,结果表层米粒干硬开裂。后来学黎族阿妹把米摊在芭蕉叶上,隔着凉水盆轻轻翻拌,温度计测到30℃立即停手。

把酒曲碾碎混入半碗凉白开,分三次拌进米粒。这个步骤要像给婴儿按摩般温柔,确保每粒米都沾到酒曲又不破损。装坛时在中间掏个酒窝,用棉布封口后裹上薄毯。我家门廊角有个废弃的泡菜柜,温度常年25℃左右,简直是天然发酵箱。

门廊飘香:手酿保亭山兰酒的治愈时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光酝酿的秘诀

第三天透过玻璃罐能看到酒窝渗出清浆,这时要开盖搅拌让米粒均匀呼吸。记得第一次酿酒时太兴奋,每天开罐看好几次,结果杂菌入侵长了层白毛。后来黎族阿叔教我往酒液里撒了把野菠萝叶,果然再没坏过酒。

第七天酒液漫过米粒,可以过滤装瓶了。用纱布绞榨时别太用力,我习惯留些酒糟继续发酵,半个月后就是黎家特色的"酒妈",煮鱼时加两勺特别香。滤出的新酒装瓶后还要在门廊静置三天,等酒体变得清亮才算大功告成。

最近发现个新喝法:酿好的山兰酒兑苏打水,切几片小青桔,薄荷叶是门前花盆现摘的。雨季坐在门廊摇椅上,看雨水从屋檐串成珠帘,抿一口自带花果香的琥珀色液体,突然就懂了黎族民歌里唱的"酒香穿云过,醉倒七仙岭"的意境

注意事项要记牢

温度控制绝对是成败关键!有回寒流突然来袭,我赶紧把酒坛挪到路由器旁边保温。发酵期间切记远离油烟,上次邻居煎咸鱼,我的酒竟染上股鱼腥味。如果表面出现灰绿色菌斑,说明酒曲活性不足,安全起见还是重新酿造为好。酿好的酒冷藏能存三个月,不过在我家从来留不过半个月——每次朋友来门廊小坐,总要顺走几瓶呢!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