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境检查站厨房复刻拉萨藏式血肠
咱们这海拔4800米的边境检查站厨房,今天要搞点大动静——做一锅热腾腾的拉萨风味藏式血肠!这玩意儿可是高原巡逻兵的御寒神器,羊血富含血红素铁,能扛高原缺氧;糌粑和羊肉末提供的复合碳水与蛋白质,能在零下二十度维持体温。特别适合像咱们这种常年在风雪里执勤的兄弟,还有初上高原容易气短头晕的新兵蛋子。
准备食材就像备军需
从冰柜翻出去年囤的绵羊肠衣,用青稞酒泡上去腥。炊事班小王刚宰的羊接满两盆血,得不停搅拌防止凝固。主角是藏族阿妈送的特级糌粑,混进羊肉末、花椒盐,再剁点野生黄蘑菇提鲜。最带劲的是加了西藏红盐和姜粉,这两样在边境哨所可是战备物资,既能调味又能防感冒。
记得第一次做这玩意儿时,我把肠衣当气球吹,结果满厨房飘着羊膻味。现在学乖了,肠衣要泡足三小时,用柠檬汁搓洗才去得了那股子躁味。有回突发奇想掺了牦牛骨髓,没想到油脂遇热融化,咬下去爆汁烫了舌尖,反倒让巡逻回来的战友们抢疯了——这经验后来就成了咱们站的秘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灌肠五部曲
第一步调馅要顺时针搅打羊血,看到起细泡了再倒糌粑,稠度得能挂住筷子不倒。第二步套肠衣有个诀窍:把漏斗口抹上酥油,肠衣轻轻撸上去,尾端打个结。第三步灌装时得留三分之一空间,不然煮的时候准炸锅。第四步扎绳每十五厘米系个扣,像给香肠戴项链。最后用针尖在肠体扎眼放气,这步最解压,噗嗤声跟放小鞭炮似的。
煮肠看火候
大铁锅水烧到冒蟹眼泡就下肠,保持水面微微颤动。千万别煮沸!我习惯扔个铜勺垫底防粘锅。煮二十分钟后捞进冰泉水激一下,肠衣瞬间收缩变得脆弹。这时候用棉线吊在厨房梁上,高原的穿堂风吹两小时,表皮泛起糖霜似的白霜就成了。
血肠的三种华丽变身
直接切片蘸辣椒盐是基础吃法。要是遇上庆功宴,就切厚片用酥油煎到两面焦脆,隔壁哨所的闻到香味能翻墙过来。最近还开发出新吃法:切成段和土豆块炖汤,撒把野葱,汤色奶白能鲜掉眉毛。
注意啊兄弟们,煮好的血肠千万别急着切,等晾凉再下刀不然会散架。要是肠衣有破洞,赶紧用面粉糊补丁。最要紧的是血肠离不得高原气候,上次往低海拔驻地寄的全都胀袋了。剩下的料别浪费,捏成丸子油炸,又是道下酒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