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谏早湾干拓做一碗暖心的厦门鱼丸汤
朋友啊,你要是来过谏早湾干拓这片填海造出来的土地,就知道这儿的风有多烈。咸腥的海风混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吹得人手脚冰凉。这时候要是能捧上一碗热腾腾的厦门鱼丸汤,那才叫从胃里暖到心里——鱼丸弹得像会跳舞,汤头鲜得能让人忘记烦恼。
这汤可不只是好吃那么简单。厦门鱼丸用的是海鱼,蛋白质丰富得很,脂肪却少,特别适合长身体的孩子和怕胖的姑娘。热汤能驱寒,对咱们这种在海边干活吹风的人最管用。加上里头可以随意加青菜、豆腐,营养均衡得很。不过得提醒一句,对海鲜过敏的朋友可得小心,还有年纪大消化不好的,也别贪嘴吃太多。
手把手教你捏出会呼吸的鱼丸
先说说材料。得选刚上岸的马鲛鱼,肉紧实。在谏早湾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买到凌晨刚靠岸的渔获。另外要五花肉末、地瓜粉、鸡蛋、芹菜,调味只要简单的盐和胡椒粉——越简单的调料,越能衬出鱼的鲜甜。
第一步处理鱼。把马鲛鱼剖开,用勺子贴着鱼骨把肉刮下来。这活儿要耐心,别把鱼刺混进去。刮好的鱼肉茸放盆里,加一勺盐,用手使劲搅打。对,就像和面那样,搅到鱼肉起胶,黏糊糊的能拉丝才行。这步最关键,决定了鱼丸弹不弹。
第二步调馅。另拿个碗,把五花肉末、切碎的芹菜、打个鸡蛋,撒点胡椒粉,搅匀了。这肉馅别太多,大概鱼肉的三分之一就好,主要是提香。
第三步包丸子。现在要展现真功夫了——左手抓一把鱼肉茸,在掌心摊平,右手舀一小勺肉馅放上去。然后像握鸡蛋那样轻轻一挤,让鱼肉把馅料包住,再从虎口那儿一掐,一个圆滚滚的鱼丸就出来了。我第一次做这个,笨手笨脚的,不是馅漏了就是形状歪歪扭扭。后来在谏早湾认识的一位老渔民教我,手心要先沾点冷水,这样鱼肉不粘手。这个小窍门让我少浪费了多少好鱼肉!
第四步煮定型。锅里烧水,别等沸腾,看到锅底冒小泡泡时就转小火。把鱼丸一个个滑进去,别急着搅动。等它们慢慢浮上来,再煮两分钟就捞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五步熬汤底。就用刚才煮鱼丸的水,别倒掉!这水已经融入了鱼的鲜味。加点姜片、几粒干贝,煮十分钟。要是喜欢,这时可以下点白菜、豆腐一起煮。
第六步最后合成。把鱼丸放回汤里,再滚一下就好。撒上芹菜末,喜欢香油的滴两滴——完成!
这几个坑你可别踩
鱼肉一定要朝同一个方向搅打,不能来回乱搅,这是保证弹性的秘诀。煮鱼丸的水千万不能大滚,否则外面老了里面还没熟。还有啊,做好的鱼丸如果不马上吃,可以放凉后冷冻,但最好一周内吃完,冻久了就失去那份鲜活了。
在谏早湾干拓的工棚里,我常给工友们做这道汤。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鼻子在热气里慢慢恢复正常颜色,听着他们喝汤时满足的叹息,我就觉得,再冷的海风也不那么难熬了。食物啊,说到底就是一份温暖的寄托。下次你来谏早湾,记得提前说,我给你留一碗最弹牙的鱼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