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车轮饼:六盘水凉都里的暖心记忆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宿迁车轮饼:六盘水凉都里的暖心记忆

你们知道吗?在贵州六盘水这座被称为"中国凉都"的城市里,藏着一种特别有意思的小吃——宿迁车轮饼。别看它名字里带着"宿迁",其实早就融入了六盘水的饮食文化。每次彝族火把节的时候,满大街都能闻到它香喷喷的味道。这种饼因为形状像车轮而得名,外皮酥脆,内馅丰富,特别适合六盘水这种夏季凉爽、冬季湿冷的气候。热乎乎的车轮饼拿在手里,既能驱寒又能补充能量,简直就是为凉都量身打造的美食!

关于车轮饼的来历,还有个特别有趣的说法。相传最早是宿迁地区的渔民发明的,后来随着人口迁徙传到了六盘水。在彝族文化里,圆形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所以这道点心渐渐成了火把节上的必备食品。现在的车轮饼不仅能在节庆时吃到,更是成了六盘水人日常的早点或夜宵。老人小孩都爱吃,特别是冬天,买个刚出锅的车轮饼,一口咬下去,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烘烘的。

宿迁车轮饼:六盘水凉都里的暖心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家也能做的车轮饼教程

上次我在家尝试做车轮饼,可把我忙活坏了!虽然最后成品卖相不咋地,但味道还真不赖。首先要准备面粉500克、温水250毫升、酵母5克,馅料可以随自己喜欢,我试过猪肉大葱和豆沙两种,都特别香。记得要用中筋面粉,这样做出来的饼既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

第一步是和面。把酵母用温水化开,慢慢倒进面粉里,边倒边用筷子搅拌。等面粉变成絮状就开始上手揉,要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才行。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水加多了,面团粘得满手都是,只好又加了把面粉补救。

第二步是发面。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盆里,盖上湿布,放在暖和的地方发酵。夏天大概一个小时就够了,冬天的话可能要两三个小时。最好等到面团变成原来的两倍大,用手指戳个洞不会回缩就说明发好了。

第三步是准备馅料。我比较推荐猪肉大葱馅:五花肉剁成肉糜,加入切碎的葱末、姜末,再放生抽、料酒、香油和少许五香粉调味。记得肉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更容易上劲。

第四步是做饼胚。把发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包馅的时候要像包包子一样收口,然后轻轻压扁成圆饼状。我第一次包的时候馅料放太多,结果好几个都露馅了,所以建议大家开始少放点馅练练手。

第五步是烙饼。平底锅刷一层薄油,开中小火预热。把饼胚放进去,记得要留出间距,因为饼会膨胀。烙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大概每面需要5-8分钟。我最开始火开太大了,差点把饼烙糊,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火候!

这些注意事项要记牢

做车轮饼最关键的还是火候把握。我总结的经验是:宁可小火慢烙,也别大火急催。另外发面时间也要注意,夏天温度高,发酵时间要适当缩短,不然面团容易发酸。要是赶上六盘水的雨季,空气湿度大,发面时间就要延长些。

馅料的选择也很灵活,除了传统的肉馅和豆沙,还可以尝试当地特色的火腿馅,或者用彝族特色的苦荞粉来做饼皮,这样更符合本地人的口味。存放的话,最好现做现吃,放久了口感会打折扣。如果非要保存,可以放冰箱冷藏,吃的时候用平底锅重新加热就行。

说来有趣,去年我参加火把节时,看到好多彝族老乡都是一边围着篝火跳舞,一边吃着车轮饼。那种热热闹闹的场景,配上香喷喷的饼香,成了我对六盘水最温暖的记忆。虽然我做的车轮饼还达不到那个水准,但每次做的时候,都能想起那份温暖。你们要是来六盘水旅游,一定要尝尝这道融合了两地特色的美食,保证让你念念不忘!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