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驴打滚:东江湖畔的糯香传奇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郴州驴打滚:东江湖畔的糯香传奇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郴州驴打滚这道有意思的小吃。别看它名字带着"驴"字,跟毛驴可没啥关系,反倒是跟郴州特有的东江湖水和湘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地道的湘南特色甜点,它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传说最早是郴州永兴县的村民发明的,当时人们用糯米粉做成团子,在炒香的黄豆粉里这么一滚,像极了毛驴在黄土堆打滚的样子,就这么得了名。

这驴打滚可不只是好吃那么简单。糯米本身能补中益气,黄豆粉富含蛋白质,红糖还能活血暖身。特别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需要补充能量的人群,以及喜欢软糯口感的老人小孩。在郴州湿气较重的气候里,来上这么一块温热的驴打滚,整个人都舒坦了。

郴州驴打滚:东江湖畔的糯香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做正宗郴州驴打滚

先说个我的翻车经历——第一次做的时候,我贪快用开水烫面,结果面团变得特别粘手,根本没法成型。后来请教了郴州当地老师傅才知道,要用温水分次加入,这样面团才会柔韧有度。

具体做法咱们分六步来:

第一步,准备200克糯米粉,慢慢加入150毫升温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这个水温很关键,大概40度左右,手感微温就好。

第二步,把面絮揉成光滑面团,这个过程大概需要8-10分钟。揉到面团不粘手,轻轻按压会回弹的状态就对了。然后盖上湿布醒发20分钟。

第三步,趁着醒面的时间,我们来炒黄豆粉。取100克黄豆粉用小火慢炒,看到颜色微微变深,闻到豆香味就立即离火。这里要特别注意火候,我有次炒过头了,豆粉发苦,整锅料都浪费了。

第四步,把醒好的面团擀成1厘米厚的面片,上锅大火蒸15分钟。判断是否蒸熟,可以用筷子插入面片,不粘筷子就是熟了。

第五步,蒸好的面团稍微放凉到不烫手的程度,撒上炒好的黄豆粉,用擀面杖轻轻擀开。然后均匀抹上一层红糖浆,这里可以按喜好加些芝麻或者花生碎。

第六步,把面片小心卷起来,就像做寿司卷那样。最后切成小段,再在剩余的黄豆粉里滚一圈,让每块都均匀裹上粉,这就大功告成了。

这些小细节决定成败

做驴打滚最怕面团太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手上抹点食用油再操作。蒸好的面团一定要趁温热操作,完全冷却就会变硬,很难卷起来。储存的时候记得密封好,放在阴凉处,最好两天内吃完,因为自制的没有防腐剂。

说到郴州特色,做完驴打滚配上一杯东江湖畔产的毛尖茶,那才叫享受。这种茶汤色清澈,正好解了驴打滚的甜腻。有时候我在想,这驴打滚的软糯,倒有点像湘昆戏里水袖的柔美,都是郴州这片水土养育出的独特韵味

其实在郴州,不同乡镇的驴打滚还有细微差别。靠近东江湖的乡镇喜欢在馅料里加些橘皮丝,带着淡淡的果香;而城区做的会更注重外形精致。不过无论哪种,都承载着郴州人对家乡味道的记忆。下次你来郴州,除了游东江、看湘昆,别忘了尝尝这地道的驴打滚,保证让你念念不忘。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