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羊羔肉:葫芦岛边的冬日暖阳
说起咱北方的冬天啊,那真是北风呼呼地刮。这时候要是来碗热腾腾的靖远羊羔肉,浑身的寒气立马就被驱散了。您可别以为这就是普通的炖羊肉,这道从甘肃靖远传到葫芦岛的美味,可是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呢!当年丝绸之路的商队带着靖远羊羔肉的烹饪技法往东走,到了碣石遗址所在的渤海湾,渔民们发现用当地海盐和海鲜酱调配的改良做法,既保留了羊肉的温补,又添了海洋的鲜甜。
这锅羊肉可不简单,《本草纲目》里就记载羊肉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选用不超过30天的小羊羔,肉质嫩得像豆腐,脂肪含量还特别低。去年冬天我老寒腿犯得厉害,连续吃了两周靖远羊羔肉,配上当归枸杞,现在爬碣石那段石阶都不带喘的。特别适合体虚的老人、产后恢复的妇女,还有我们这些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家复刻百年风味
去年冬至我在碣石拍完文物考古纪录片,特意跟当地老渔民学了家常做法。首先要选羊腩肉带点肥的,记得那天我在海鲜市场挑了只八公斤的小羔羊,摊主听说我要做靖远风味,还送了我把干海带。
具体步骤您记好:第一步改刀就讲究,要顺着纹理切三指宽的方块,太大不入味,太小容易碎。第二步焯水得用冷水下锅,加三片老姜,等水开撇净浮沫,这步千万不能省,不然腥气去不净。第三步炒糖色是关键,我头回做就糊锅了,后来掌握诀窍:用冰糖比白糖颜色亮,小火慢炒到枣红色刚好。
接下来把沥干的羊肉倒进糖色里快速翻炒,这时候加入桂皮、香叶、花椒粒,记得我那次手抖花椒放多了,没想到咸鲜里透着的麻香反而更开胃。第五步要加热水没过羊肉,加两勺渤海特产的虾酱,这是葫芦岛版的精髓。转小火炖40分钟后,第六步加入萝卜块再炖20分钟,最后撒把蒜苗就能上桌。
让羊肉更添风味的秘诀
要说最难忘的经历,是前年在碣石遗址考古现场给工作队做这道菜。当时野外条件有限,我用礁石垒了个临时灶台,发现用海边现捞的紫菜代替味精,鲜味直接提升两个档次。这个意外发现后来成了我的固定配方,现在每次做都要撕些紫菜和羊肉同炖。
吃完羊肉的汤千万别浪费,第二天早上下把手擀面,淋点辣椒油,就是地道的羊肉糊锅面。上次考古队的张教授连吃三碗,直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在敦煌考古时吃过的西域羊肉,说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味道在这碗里相遇了。
注意事项可得留心:炖煮时全程不要盖严锅盖,让腥气随蒸汽散发;痛风患者要少喝汤;配着冬瓜吃能平衡燥热。要是夏天想吃,记得多加二两绿豆同炖。这传承了三百年的美味,如今在渤海湾的礁石旁飘香,既是饮食智慧的流转,也是人间烟火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