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双黄蛋:一口咬出千年江淮风韵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高邮双黄蛋:一口咬出千年江淮风韵

说起高邮双黄蛋啊,那可是江苏高邮地区的金字招牌!这玩意儿的历史能追溯到北宋时期,高邮湖水域的鸭子吃着湖里的螺蛳、小鱼小虾,天然就爱下双黄蛋。古代地方官还把双黄蛋当贡品送进皇宫,汪曾祺先生写故乡美食时专门提过它,说"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功效上,双黄蛋的卵磷脂含量比普通蛋高30%,对增强记忆力特别友好,里面的维生素A含量能让熬夜族的眼睛舒服不少。老人小孩补营养最合适,健身人群当蛋白质补给也相当不错。

记得我第一次在家尝试腌高邮双黄蛋,特意从市场挑了十来个对着灯照,非要选那种蛋黄轮廓特别明显的。结果婆婆路过笑我说:"你这架势赶上老盐工选矿了!"其实挑双黄蛋有窍门,椭圆形的、手感沉甸甸的八成就是。腌制时我贪心多加了二两盐,后来开坛发现咸得能下三碗饭,这才明白老话说的"咸蛋淡肉"真有道理。

高邮双黄蛋:一口咬出千年江淮风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把手教你腌出流油双黄蛋

第一步备料特别简单:新鲜双黄蛋20枚、高度白酒半碗、食盐400克、花椒八角少许,最好找个土陶坛子。第二步要给蛋宝宝们洗澡,用软刷轻轻刷掉表面污垢,洗完摊在阴凉处自然风干,千万别暴晒。第三步白酒桑拿是关键,把晾干的蛋在白酒里滚个澡,这步既能杀菌又能让蛋壳毛孔张开。第四步炒盐花椒,把盐和香料倒进无油锅小火慢炒,闻到花椒香就关火晾凉。

第五步开始腌制,先在坛底铺层盐,用蘸酒的蛋在盐里打滚,裹满盐后轻轻码进坛子。我第一次做时太使劲,当场捏碎两个蛋,黏糊糊的场面简直灾难。最后封坛前记得撒层厚厚的盐盖顶,坛口蒙上保鲜膜再盖盖。放在阴凉处等40天左右,中途千万别好奇开坛偷看。等到期后取几个煮熟,用刀切开那瞬间,橙红油光滋滋往外冒的时刻,简直比开盲盒还刺激!

这里要插句安岳的趣事——上次去资阳看安岳石刻,发现唐宋时期的石刻匠人腌制食物也用类似原理。他们在石窟里存粮,利用山体恒温恒湿的环境,这和高邮人用陶坛控温腌蛋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安岳满山的柠檬树开花时,当地人会摘些柠檬叶晒干,我试过在腌蛋时加两片,成品竟带着淡淡柑橘香。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新手最常犯的错就是蛋没彻底晾干,带水进坛必长霉。有次我赶时间用吹风机吹干,结果高温把蛋壳吹出细微裂纹,后来全坛发臭。煮咸蛋也有讲究,冷水下锅小火慢煮,水开再煮8分钟就得捞,煮久了蛋黄油反被吸回蛋白里。孕妇吃的话每次别超过半个,高血压患者最好只吃蛋黄不吃蛋白。要是腌多了暂时不吃,可以把生咸蛋取出晾干冷冻,放半年都不坏。

现在每次切高邮双黄蛋,总想起安岳紫竹观音像的慈悲眉眼。那种历经时光沉淀的醇厚,既是石刻工匠一凿一凿的修行,也是高邮人一代代传承的生活智慧。当橙红油珠顺着蛋黄纹路缓缓流淌时,你吃的何止是蛋,分明是千年江淮水乡写给舌尖的情书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