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马蹄酥:温州商帮的甜蜜印记

频道:菜系 日期: 浏览:3

江阴马蹄酥:温州商帮的甜蜜印记

在温州商帮纵横四海的辉煌历史中,马蹄酥作为随船茶点曾伴随商人远行。这种起源于南宋时期的酥饼,因形似马蹄得名,其酥脆外皮与甜润内馅的完美结合,恰如温州人外刚内柔的性格特质。据《温州府志》记载,当年商帮成员远行前,总会携带经特殊烘制的马蹄酥,其高糖高油的特性能在航程中提供充足热量,芝麻馅料更有滋补肝肾之效,特别适合长途劳顿的商旅人群

古法新制的工艺密码

制作地道的江阴马蹄酥需经历五个精妙步骤。首先将中筋面粉、猪油与饴糖以5:3:2比例揉制水油皮,这个配比经过二十代点心师傅的验证,能形成128层分明酥皮。第二步制作油酥时,我曾在冬季操作时发现猪油凝固过快,遂将传统冷油法改为隔水保温法,使油酥保持最佳延展性。第三步包酥环节需将油酥完全包裹进水油皮,收口朝下擀成牛舌状,这个动作暗合南戏《张协状元》中甩袖手势,可见饮食与戏曲文化的微妙关联

江阴马蹄酥:温州商帮的甜蜜印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酥皮呈现淡金色时,第四步包馅至关重要。传统芝麻馅需将黑芝麻炒至迸发香气,混合砂糖与桂花糖浆,现代改良版可加入温州特产瓯柑皮末,增添清新果香。最后整形时,用拇指在生坯中心轻压凹槽,既固定形状又便于受热。入炉烘烤阶段,需先以180℃定型15分钟,再转150℃慢烘25分钟,我曾在试验时发现表面易焦,遂在酥皮表面覆盖烘焙纸,成功复刻出古籍中记载的"金镶玉"色泽。

商帮茶会的文化演绎

在南戏盛行的明代,马蹄酥常作为戏园茶点出现。其一口大小的设计便于观众食用,酥脆质地入口即化不会影响观戏。这种饮食智慧延续至今,现代温州人仍习惯在观看永嘉昆曲时配马蹄酥佐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食用量,新鲜制作的马蹄酥保质期仅7天,建议用食品级牛皮纸隔绝密封保存。若回潮变软,可置于预热100℃烤箱复烤3分钟重现酥脆。

这道穿越八百年的点心,如今在温州老师的巧手下焕发新生。当指尖触碰温热的酥皮,耳畔仿佛响起商船启航的号角与戏台上的锣鼓声,每一口都是对温州人闯荡精神的甜蜜致敬

关键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