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垦丁海滩做台北凤梨酥是种什么体验
海风裹着咸味穿过遮阳伞,我赤脚踩在温热的沙子上,面前的折叠桌上摆着不锈钢盆和烘焙工具。没错,我正要在浪花声里做最台式的凤梨酥——这种金黄小方块能补维生素、促消化,酸甜内馅特别适合晒了一天太阳后补充能量,酥皮里的黄油更是快速热量来源。带孩子来玩的家长、冲浪后的年轻人,甚至牙口好的爷爷奶奶都能享用,当然糖尿病患者得绕道啦。
海浪声里的烘焙坊
先处理凤梨馅:两颗本土凤梨去皮切块,用纱布挤掉三分之一汁水(汁水直接喝掉超解渴)。果肉加麦芽糖和冰糖小火翻炒,我偷懒没戴手套结果手指被锅边烫了个泡——这就是去年在澎湖海边操作时留下的教训。记得一定要炒到纤维抱团且锅底不粘的状态,摊在刷了油的冲浪板托盘上晾凉(别笑!我真带了个迷你冲浪板当烤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酥皮制作才叫绝:面粉过筛时海风突然加大,白雾似的粉未差点把我变成雪人。按2:1比例混合黄油和猪油(这是让酥皮既香又脆的秘诀),加入糖粉和蛋液打发时,搅拌声居然和浪花节奏莫名合拍。最后把冰水镇过的面团分成剂子,每个包入冷却的凤梨球,用模具压出海浪纹路——我特意买了贝壳形状的模具,应景!
沙滩烘烤的魔法时刻
没有专业烤箱怎么办?便携烤箱登场!接上移动电源后放在礁石阴影处,150度预热时还能看到寄居蟹从旁边爬过。烘烤20分钟后翻面再烤10分钟,期间我去捡了会儿贝壳,回来正好闻到奶香混着果香飘散。有个小朋友被香味吸引过来,我送了他刚出炉的凤梨酥,他妈妈用现开的椰子和我交换——这种即兴交易在垦丁海滩经常发生。
注意事项可得记牢:面团全程要用冰袋镇着(我直接把钢盆半埋在湿沙里),黄油融化会导致酥皮不分层;馅料如果炒太湿会让酥皮开裂,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最后切记把烘焙垃圾全带走,毕竟海龟可能会误食塑料袋。当夕阳把云层染成凤梨酥的金黄色时,配着现剖的椰子吃热乎乎的凤梨酥,浪花在脚边碎成白色糖霜,这大概是最台味的垦丁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