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羊肉揪片:悬崖边烹出的塞北豪情
朋友们,今儿个咱们不聊家常小炒,来说说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硬菜——榆林羊肉揪片!你们可能想不到,我上次做这道菜,居然是在百米悬崖边上。山风在耳边呼啸,锅里热气腾腾,那场面,绝了!
这道菜可是有来头的。早在明朝时期,榆林作为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守城将士们需要既能御寒又方便携带的干粮。他们把羊肉和面片一起煮,发现面片能吸收羊肉的鲜味,揪片时还不耽误观察敌情。慢慢地,这道既能补充体力又暖身养胃的美食就流传开了。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孕产妇滋补,以及像咱们这种经常熬夜的夜猫子。
悬崖烹饪全记录
先说需要的家伙什:带骨羊肉两斤(榆林横山羊肉最好),中筋面粉500克,土豆、胡萝卜各一个,洋葱半个,还有陕北特色的红葱、地椒叶。记得那次在悬崖边做饭,我还特意用石块垒了个简易灶台。
第一步先和面。面粉加少许盐,用温水揉成比饺子皮稍软的面团,刷层油醒40分钟。这个步骤特别关键,我在月嫂工作中发现,孕产妇吃的话,可以加个鸡蛋增加蛋白质。
第二步处理羊肉。带骨羊肉切大块,冷水下锅。水开前千万别离开,得仔细撇净浮沫。这里分享个我的经验:去年在华山悬崖给剧组做后勤时,发现用山泉水煮羊肉格外鲜美,而且一定要加一小把地椒叶,这是去膻味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步炒臊子。羊肉七分熟时捞起,热锅爆香红葱片,倒入切块的土豆胡萝卜,加花椒粉、姜粉翻炒。这时候把羊肉回锅,舀几勺原汤慢炖。记得有次在悬崖做饭,突然刮大风,我赶紧用身子挡着锅灶,结果围裙差点被吹跑!
第四步揪面片。这才是技术活!醒好的面团搓成条,左手捏面,右手飞快地揪出柳叶大小的面片直接甩进锅里。熟练的人一分钟能揪两百多片,面片在空中的弧线特别优美。
第五步调味出锅。面片全部浮起后,撒上香菜末、葱花,淋点羊油辣子。记得要关火焖两分钟,让面片充分吸收汤汁。上次在悬崖边,有个攀岩的小伙子老远就喊:“太香了,我在岩壁上都闻到了!”
注意事项要记牢
新手做这道菜,最容易犯三个错误:一是面醒得不够久,揪片时容易回缩;二是火候掌握不好,羊肉炖不到位;最后是揪片厚薄不均,影响口感。建议第一次做可以先练习揪片动作,用橡皮泥模拟找感觉。
说真的,在悬崖边做这道菜特别带劲。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咕嘟冒泡的羊肉锅,那种粗犷中带着细腻的烹饪体验,完美诠释了陕北人豪爽又细腻的性格。现在回想起来,锅里升腾的热气与山间的云雾融为一体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