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里的六安瓜片虾仁:当电工遇上淮扬菜
记得去年夏天检修水电站机组,我们困在深山里整整一周。发电机轰鸣声中,我突然想念起淮河沿岸的茶香——这就是今天要做的六安瓜片虾仁的故事源头。这道菜诞生于清末的六安茶商之家,当时有位茶商发现用瓜片茶汤浸泡的河虾能缓解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后来逐渐演变成淮扬菜系的经典茶膳。
新鲜河虾配明前瓜片茶,特别适合高温高湿环境工作的人。茶叶里的茶多酚能中和虾的寒性,对常接触冷水的水电工人来说,既能补充蛋白质又不会伤脾胃。上周我们检修输水管道时,几个小伙子泡在齐腰的水里三小时,晚上吃这个菜都说浑身暖乎乎的。
水电灶台改造记
第一步备料就得因地制宜。在水电站我用的是应急照明灯蓄电池搭的简易电炉,虾仁换成当地水库现捞的青虾,茶叶嘛——正好巡检时在仓库角落发现半罐受潮的瓜片茶。受潮茶叶做菜反而更香,这是老师傅教我的诀窍:用微波炉中火转30秒,比晒干更能锁住茶香。
腌虾仁那步我改良过。通常用蛋清淀粉,但野外作业时鸡蛋不好储存。有次突发奇用调设备剩下的藕粉代替,发现比淀粉更嫩滑还带清香。现在我的秘方是:虾仁加半勺藕粉、几滴绍酒,再磨点配电室窗台种的新鲜花椒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茶汤里的物理原理
爆炒阶段最考验临场应变。水电站厨房排风差,油温控制不好就满屋烟。我发现用维修用的红外测温枪比看油泡更准,170℃时下虾仁刚好。倒茶汤那刻最有意思——高温茶汤遇热油会形成微爆沸,这原理和我们检修水轮机时看到的空化现象异曲同工。
上次做这道菜正遇上汛期,突然接到开闸泄洪通知。锅里的茶汤虾仁刚收汁到一半,直接关火扣上锅盖就往坝上跑。三小时后回来,以为这锅菜废了,没想到余温继续煨着的虾仁反而更入味。现在我都故意在收汁时熄火焖十分钟,水电站钢制锅盖的保温性比家用锅强得多。
水电人的饮食智慧
装盘时我习惯用绝缘胶垫当防烫垫,不锈钢餐盘摆成检修图纸上的网格状。最后撒茶粉那步,用筛滤网代替茶筛,这招是从筛沙石的操作里得来的灵感。同事们笑说这是“工业风茶膳”,但就着发电机规律的嗡嗡声,滚烫的虾仁裹着茶香,竟吃出几分淮河船歌的韵味。
注意事项:茶汤浓度要根据工作强度调整,重体力劳动时茶要泡淡些;虾线务必去净,野外作业时肠胃比平时敏感;若在潮湿环境存放食材,茶叶必须用防水胶袋密封。最后提醒:水电站操作务必确保用电安全,我的野路子做法可都经过漏电保护器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