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烹饪基础理论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烹饪基础理论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烹饪理论著作
《本味篇》记述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文中以伊尹的口气首先发表了一通烹调宏论,大意是:
动物作为饮食原料,可分为三大类:生活在水里的有腥味;食肉的有臊味;吃草的有臊味。尽管它们原来的气味都很不好,但都能被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而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原料***取不同的烹制方法。
决定菜肴滋味的诸因素中,水是最基本的因素。要凭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进行烹调,鼎中多次沸腾,多次变化,是靠火候控制调节的。有时要用猛火急烧,有时要用微火慢烧。消灭腥味,去掉臊味,除净膻味,烹出美味,全在于掌握火候,千万不能违背火候运用的规律。
调味的学问,在于甘、酸、苦、辛、咸五味的巧妙配合。投放调料的先后次序和用量的多少,都是有讲究的,剂量的差异是很微小的。
中式烹调师是指在中餐馆、酒店、家庭厨房等场所从事中式烹饪的专业厨师。中式烹调师理论主要涵盖了中式烹饪的基本知识、技巧、历史、文化等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中式烹调师理论:
1. 食材选择:了解各种食材的特点、产地、营养成分、保质期等,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和质量。
2. 烹饪方法:熟悉中式烹饪的基本方法,如炒、炖、蒸、煮、炸、煎、烤等,以及各种烹饪技巧,如翻锅、勾芡、煸炒等。
3. 火候掌控:了解火候的不同程度和适用范围,如猛火、中火、小火等,以便根据菜品的特点和需求调整火候。
4. 调料搭配:熟悉各种中式调料的特点、功能和搭配方法,如咸、甜、酸、辣、鲜等味道的调和。
5. 菜品设计:根据食材、口味、营养等因素设计菜品,考虑到色、香、味、形、意等方面的要求。
6. 食材预处理:了解各种食材的预处理方法,如清洗、去皮、切配、腌制等,以保证食材的烹饪效果。
7. 烹饪顺序:根据菜品的制作流程和烹饪方法,合理安排食材和调料的放入顺序,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8. 营养与健康: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在烹饪过程中保留和发挥食物的营养价值,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9. 烹饪历史与文化:了解中式烹饪的发展历程、各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以及传统菜品和名菜的历史渊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烹饪基础理论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烹饪基础理论知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rtw.com/post/3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