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陇东一般指庆阳,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
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革命歌曲,是庆阳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评剧精品、电影《刘巧儿》讲述的就是华池县农民封芝琴争取婚姻自主的真实故事。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唯一的新剧种。
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
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
庆阳市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庆阳人民对饮食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促进了饮食技艺的不断 改进和更新。传统名吃有臊子面、荞剁面、羊羔肉等。
兰州方言“俚语”就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通俗易懂的口头语。
它的最大优点是十分精炼,解释一句俚语要费很多口舌。俚语朗朗上口,听上一回就能记住,下次自己也会说。
1、捏住闸唠死蹬哩。
2、乡里人进城,不是丢人就是送铜。
3、想富着把穷耽搁了。
4、死驴子不怕狼扯。
5、来路的沙子压不住本地的土。
6、死没力气好打仗。
7、死狗扶不上墙。
8、跟着人挣钱哩,跟着狗***哩。
嘎的个,喜不歪,板里吗,藏负,莎莎,2姨子,踏死里,刨里,去球子,浪去,叠大碗,讨吃,瓦光银,掉价,掉棒,瓦到,放哈,。兰州是个好地方,中国最美游,最好在兰州。
兰州话其实就是皋兰话,外地移居兰州的人说的兰州话并不是真正的兰州话,我们戏称彩色话,真正标准的兰州话在皋兰,当然了出生在这里的我们也会说点,但不标准,在一个我们居住的区域几乎从小到大都讲普通话,讲个笑话,但是真实的,那一年我们去天水游玩,等着坐车就是那种小中巴,上车后我们的一个朋友对女票员说了一句你真莎,结果女票员一下就翻脸了说了一句你才傻呢,引得我们大笑不止,莎在兰州方言里就是票亮好看的意思,对翻版的东西,叫大一转,意思就是仿造品,浪了个门,就是到朋友家坐了会,街上浪了一转,就是马路上溜达了一圈,总之有很多话外地人是听不懂的,各地都有自已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出门一定要说普通话,这样会更方便交流,以免产生误会引发冲突,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大力提倡普通话的原因。
#兰州特有方言——俚语# 俚语是指民间的非正式比较口语化的语言,是来自老百姓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专用词语。兰州方言乡土气息浓重,富有个性,通俗生动,明了直观,有许多的俚语堪称经典。在此,特摘录少许,以飨大家。1.卖啥的吆喝啥。2.你把人愁倒哩嘛。3.一人有福,拖带满路。4.刹后刹后,锅底里有肉。5.驴啃脖子工便工。6.尕是尕,本事大,三两银子卖不下。7.多大地个事唦。8.豁豁擤鼻子,做着手上唠。9.啥事做个差不多。10.老牛不死,稀屎不断。11.茄子一行,辣子一行。12.娘的影影儿,红萝卜顶顶儿。13.寡娃子笑社火。14.猫儿念藏经。15.绷得硬眼,当得富汉。16.樱桃好卖在时节上。17.贼娃子打官司,场场输。18.麻利着钻炒勺哩。19.隔山的银子不如到手的铜。20.寡娃子天照应着哩。21.墙扶住唠要钱哩。22.一河的水都开唠。23.一河滩的石头,没个压菜的。24.秤砣虽小压千斤。25.娘舅俩姨,不见唠想哩,见唠嚷哩。26.看起唠利着哩,透起唠眯着哩。27.死鸡娃子熬白菜。28.重打锣鼓另开张。29.齁胎子的咳嗽,一气儿。30.干指头子蘸盐。31.酒肉不是常吃的,绫罗不是常穿的。32.好厨子一把盐。33.教下的曲儿唱不成。34.死人头上学待诏。35.豆腐搅成肉价钱。36.绑住的娃娃挨得打。37.狗皮袜子没反正。38.头叫蜂儿叮肿唠。39.糜面打糨子,再不燃。40.活人的眼睛里插柴。还有很多很多,就先说这些吧。
各地方言都很有特色,兰州方言也是一样,就说一个最有特点,也是使用比较频繁的语气助词吧!外地人们猛的一听,总感觉兰州人,说话没有说完!
很多兰州人说话,句子结尾处喜欢加上“一yi个ge”(这两字都读轻声)这个词!类似韩国人的“思密达”,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现在就举个例子,大家照着念念,感受一下,回忆一下,你遇到的兰州人是不是都爱这么说话?
问:你出(chu)起(同“去”)吃了个啥一个?
答:门口吃滴牛肉面一个!
问:内一家子滴不好吃一个!
答:木在吃啥尼沙,中午么吃头一个!
我去过省城兰州,去过天水,陇南,平凉,定西,白银,临夏几个城市。天水市是甘肃气候宜人风景最好的地区,从内心感情来说最好不过是我所在地城市庆阳了!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走过千山万水最爱的地方还是在这里!
方言,即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相当于是问兰州牛肉面好吃?还是天水浆水面味道更可口?抑或是靖远羊羔肉相比更无与伦比?又或者是张掖臊子面的口味比之于前者的登峰造极?
甘肃方言,或许在甘肃境内可以小范围传播、沟通、交流。但如果普及开来,没有几个人能听懂。相对而言,陇东的平凉、庆阳地区吐字更加清晰,外界接受程度相对高一些。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基本上就是以陕北方言来呈现的。
其实,从地域、行政因素上来看,陇东的文化、经济、地域因素都属于关中文化圈。所以,这个地方的方言,基本上与陕北方言同属一宗。方言鼻音重、音调粗放。与地形因素有关。比如说,在两个不同山头干活的老农,如果是相识,那就需要扯着嗓子喊了。
至于兰州、陇西、陇南不尽相同
兰州人,说话幽默、风趣、又带着一丝俏皮。相对来说好听一点。如果理解起来,就需要等到对方说完之后,稍作迟疑,然后再来一句哦哦哦,原来是这样。
总之,我们甘肃是一个地域特殊的狭长的省份。正因如此,也才形成了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地域、方言。每个地方的方言,都很有特色,也都很有归属感,基本上只要在本省内,任何一个甘肃人都能吃得开。
回到文初:如果你觉得天水浆水面好吃,我不反对;你觉得兰州牛肉面味道没得说,我举双手同意;你说陇东饸饹面 末马达 ,那必须是杠杠滴呀;你说张掖臊子面是人间极品,我恨不得请全中国朋友来吃···
甘肃方言基本上分为四个类型。河西走廊为一个。天水,陇南为一个。陇东即平凉,庆阳为一个。再就是南面的临夏,临洮为一个。再加上兰州市周围的可能要算五个类型了。也可以说五个语言体系。我觉得临洮话好听。比较柔和。
谢谢邀请[握手]
截止2018年初,甘肃省有86个县,也就是说有86种方言!至于哪个县的方言最好听,那就要看个人的喜欢了:谁不说俺家乡好,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喜欢家乡的一草一木,那自然而然也就喜欢自己家乡的方言了!我是外地人,因父母亲支援大西北把我带到了甘肃,找了个靖远籍的老公,我认为靖远县的方言最好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rtw.com/post/28808.html